治疗骨病要趁热中医推荐古人版伸懒腰

夏季来临,许多懂得养生的人都不会放过这个“养阳气”的机会,同时可以减少冬季颈背腰臀疼痛的发生。具体应该如何做呢?记者邀请医院推拿科主任杨晓全为你解答。

颈背腰臀疼痛适合冬病夏治

许多人都有在夏季进行“冬病”调理的习惯,但这样做的原因却并不清楚,只是知道在夏季天气炎热,这是借势逼出人体内寒气的好时机。想要了解真正的原理,医院推拿科主任杨晓全表示,先要理解“冬病”这个词语。

“冬病”即冬天容易生的病,冬天是一年四季的终末,能量处于收藏状态,若是冬病必然收藏不顺。我们的脊柱正是封藏人体精髓的地方,冬病收藏不顺,必然会出现颈、背部、腰以及臀部的紧张、酸胀、疼痛、活动受限,特别是腰部症状最为明显。因为腰为肾之府,肾是与冬季对应的内脏,所以《素问.金匮真言论》中述:“北风生于冬,病在肾,俞在腰股”,股是大腿的意思,所以腰以下,到臀部、膝关节都是冬季疾病高发部位。另外冬天气候寒冷,若是自身阳气不足,保护不力必然导致寒邪入侵,特别是关节部分,比如膝关节,所以膝关节疾病(老寒腿)也是冬季高发疾病。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夏天时自然界阳气最盛、人体体表阳气充沛,很多冬季好发或加重的疾病都处在缓解期,但是体内却是虚寒一片。在这一时段,对人体施以穴位贴敷、针刺、中药内服等药物或非药物治疗,能够益气温阳,散寒通络,消灭蛰伏在体内的阴寒之邪,从而达到防治冬季易发疾病的目的。

因此,入夏后即可进行“冬病”的调理,在夏至前后是最有效的时间段,一直到立秋前都可以进行此项保养。

饮食篇:少吃西瓜早食姜推荐三子养亲汤

相对于众所周知的三伏贴,夏治骨病更适合艾灸、推拿、引导(拉筋)、针刺等治疗。而三伏贴更适合呼吸系统的疾病,例如哮喘、鼻炎等等。杨晓全主任告诉记者,夏季虽然是最热的季节,但人体的阳气浮于表面而虚于内,稍不留意就会伤了阳气。无节制的吹空调、喝冷饮、大量进食水果、贪凉等都会加重冬季骨病的发生。

“很多人都忽视了多汁水果的凉性,尤其是夏季出汗后,一整个西瓜甚至是冰镇的西瓜都大口食用。之前有一位患者,不吃冷饮,衣服也很保暖,后来才发现因为特别喜欢吃西瓜,导致脾胃寒凉。”杨晓全建议,1)夏日可以适量多吃一些姜;2)少食海鲜,食用时加入姜片、芥末;3)多汁的水果大都性凉,要有节制;4)脾胃不佳者少吃肉食,所谓鱼生痰肉生火都是因阳气不足,脾胃无法转化高能量食物所致。

同时,他推荐一道中药汤剂——三子养亲汤。出自明·《韩氏医通》,白芥子二钱(6克)、苏子三钱(9克)、莱菔子三钱(9克)水煎服,具有祛痰、降气、消食之功效。方中白芥子温肺化痰,利气散结;苏子降气化痰,止咳平喘;莱菔子消食导滞,下气祛痰。白芥子长于豁痰,苏子长于降气,莱菔子长于消食,三药相伍,各有所长。气虚者不宜单独使用。

推拿伸筋篇:中医“伸懒腰”常按合谷、内关

推拿、伸筋可以疏通经络,促进气血的流通,是一年四季都适合的养生方法。我们伸懒腰后都会觉得身体轻松一些,这其实就是拉筋。古代先辈们也将其精炼成为引导术中的动作之一,例如八段锦第一式“两手托天理三焦”:

1)两臂外旋下落,两手五指分开,在腹前交叉,掌心向上,目视前方。

2)两腿挺膝伸直,同时两掌上托于胸前,交叉,随后两臂内旋上托,上托时掌心向上,抬头目视两掌。

3)两掌继续上托,肘关节伸直,动作稍定,保持1~2分钟即可。

4)然后两膝关节微屈,同时两臂分别从身体两侧下落,两掌捧于腹前,掌心向下,目视前方。

杨晓全表示,这个动作可以促使全身上下的气机流通、水液布散,从而达到舒展筋骨,流通气血之效。坐久后站起,把这一动作做到极限(动作稍定之时)之后坚持1~2分钟即可。

夏季养心,他还推荐按揉合谷、内关二穴。合谷穴位于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可以疏风解表清热、通经活络;内关穴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具有宁心安神、理气止痛的作用,在临床上常用于心脏疾病的治疗。

艾灸篇:温暖脾胃推荐中脘穴

中医认为,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这足以说明脾胃的重要性。夏季阳气浮于表面,脏腑内却并不温暖,因此艾灸身体可以温经活络,特别适合上湿下虚、手脚冰冷的人群。

“人体阳气从腹部进入,背部散出。因此背部的疼痛可以艾灸中焦得以调理。”杨晓全表示,中脘穴是胃之募穴。募,有聚集、汇合之意,是脏腑之气所输注、结聚的部位,能反映脏腑功能的盛衰,可以调理全身疾病。

中脘穴位于人体的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四寸处,具有疏肝养胃、消食导滞、和胃健脾、降逆利水的功效,适合阳气弱、四肢经络不通的人进行熏艾。建议一周3次,一次30分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suzia.com/bzyt/140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