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苏从食用到中药的多功能植物

紫苏,这一别名为桂荏、白苏、赤苏的唇形科草本植物,不仅以其特异的芳香吸引着人们的味蕾,更在多个领域展现其独特价值。其叶片多皱缩卷曲,展平后呈卵圆形,尺寸在4至厘米长,2.5至9厘米宽,先端尖锐,基部则呈圆形或宽楔形。边缘装饰着圆锯齿,两面呈现紫色或一面绿一面紫,下表面还密布着凹点状腺鳞。叶柄的长度在2至5厘米之间,颜色为紫色或紫绿色,质地脆嫩。而嫩枝则呈现紫绿色,断面中部有髓,轻轻一嗅,便能闻到那股清香扑鼻的气味,品尝之下,微微的辛香在口中散开。

营养价值

紫苏在中国常被用作中药,而在日本则更多地用于料理,尤其是在享用生鱼片时,它成为不可或缺的伴侣。紫苏叶,也被称作苏叶,具有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咳嗽、胸腹胀满以及恶心呕吐等症状。其种子,即苏子,则具有镇咳平喘、祛痰的作用。此外,紫苏全草经过蒸馏可以提取出紫苏油,而种子所产的油被称为苏子油。长期食用苏子油对治疗冠心病及高血脂具有显著效果。

紫苏在中国已有约年的种植历史。早在明代,李时珍就在其著作中描述了紫苏的食用方法:“紫苏嫩时有叶,可与蔬菜同煮,或用盐及梅卤腌制后食用,味道甚香。夏日饮用其熟汤,也能带来清凉。”这充分展现了紫苏在中国饮食文化中的不可或缺的地位。中国人善于用紫苏烹制各种菜肴,尤其是与鱼蟹搭配,如紫苏干烧鱼、紫苏鸭、紫苏炒田螺等,都深受人们喜爱。

紫苏的医用价值

紫苏在医用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它既能发汗散寒以解表邪,又能行气宽中、解郁止呕,因此对于风寒表症同时伴有胸闷呕吐的患者,紫苏是一个理想的选择。同时,对于无表症但存在气滞不畅症状的患者,紫苏同样适用,能够宣通气机。在具体应用中,紫苏常与藿香、陈皮等药材配伍,以增强解表和中的效果;若与半夏、厚朴同用,则可解郁宽胸。此外,紫苏还能用于治疗感冒风寒,它能散表寒、发汗力强,常与生姜配伍治疗风寒表症;对于胸闷、呕恶等脾胃气滞症状,紫苏也能发挥其行气宽中的作用,临床常与藿香一同使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suzia.com/bzyt/181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