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紫色叶片蕴含着神奇的药效,它是餐桌上的奇特美味,也是流传千年的圣草名药——它就是紫苏。
紫苏,古名荏,又名白苏、赤苏、红苏、香苏、黑苏、白紫苏等,是唇形科紫苏属下 种,一年生草本植物,主产于东南亚、台湾、浙江、江西、湖南等中南部地区、喜马拉雅地区。
紫苏既是食材,也是药材,在我国本草发展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在药学上看,紫苏全身都是宝,叶子、苏子、苏梗都做药用。紫苏在古代被当做圣药,采摘的人要穿上干净的衣服,还要举行一定的仪式。
(一)紫苏能治风寒感冒
紫苏有治疗受寒感冒的作用,因为紫苏有辛味,中医认为辛是辛散,紫苏性温,所以是辛温、发散、解表祛寒。早在两晋南北朝时,《名医别录》记载了它的药用:“主下气,除寒中。”《本草纲目》上说,紫苏能“行气宽中,清痰利肺,和血,温中,止痛,定喘。”从这里可以看出,紫苏有散寒解表、宣肺化痰、理气和中的作用,所以它能治风寒感冒,兼有咳嗽、痰喘、或有胃寒疼痛。
(二)紫苏能治鱼蟹中*
紫苏能改善鱼蟹中*——传说在古代,华佗和一群青年共住一家客栈,期间进行吃螃蟹比赛,青年不顾华佗的阻止,大量进食螃蟹,导致腹泻,华佗就是使用紫苏叶帮他们医治的。《金匮要略》中提到“治鱼蟹中*:紫苏煮汁饮之。”西汉的歌赋有“鲤鱼片缀紫苏”和明代文献记载“(紫苏)叶可生食,与鱼做羹味佳”,通过历代文献可查证,紫苏对鱼蟹中*确有妙效。具体做法,可以把干紫苏叶煎汤放温外敷,或鲜紫苏叶煎浓汁代茶饮,可加姜汁调服。除此以外,紫苏还有脱敏的作用,研究表明紫苏有抗组织胺,能有效缓解过敏,因此可把紫苏与海鲜配合食用。
(三)紫苏其他妙用
在中医角度,紫苏和其他辛香类药材一样,具有芳香疏泄,发散解表的作用,而芳香能够辟晦、化浊,因此有除陈腐之气的作用,鲜品嚼服可以缓解口臭、治疗一些慢性牙周疾病。除口臭可以,还可以止打嗝、理气安胎、止孕吐。汉代张仲景提出治梅核气的半夏厚朴汤:紫苏梗5克、半夏6克、厚朴6克、茯苓10克,煎汤后服用。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