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病痰作祟,无形之痰要人命

中医学当中有一句俗语“百病痰作祟”,那么什么是痰呢?

是我们平常吐出的痰吗?

在中医里可吐出的痰为有形之痰,另外,人体内、外所见的肿块、肿物、瘰疬等可触知的病变,均称有形之痰。

“无形之痰”停聚于脏腑、经络,易引起心、脑血管等多种疾病的痰。因其外无可见,只可以症测知,故称之为无形之痰。

痰在肺则咳喘,在颈部可致瘿瘤瘰疬,在咽部容易出现梅核气,上犯则出现眩晕心悸,蒙闭心窍可引起癫狂,流窜于四肢出现肢麻,中风痰瘀阻络则出现言謇偏瘫。

体内是否有痰最主要的一个体征就是舌苔厚腻,舌苔厚腻,脉滑,为有痰之象。

痰从何而来中医学认为,痰是人体水液代谢出现故障的产物,它的产生主要与肺、脾、肾关系密切,其中又与脾的关系最密切。

如张景岳说:“夫人之多痰,悉由中虚而然,盖痰即水也。其本在肾,其标在脾。在肾者,以水不归源,水泛为痰也;在脾者,以食欲不化,土不能制水也。”

咳喘、痰多、食欲不好,有一个既经济又实惠,又有效的方子,叫三子养亲汤。

用上它,效果来得非常明显,咳喘减少了,痰也少了,食欲也增大了。

此汤出自《韩氏医通》,其作者韩天爵,是明朝的名医,也是一位大孝子。

韩天爵的父亲是明朝的一位将领,常年领兵在外,南征北战。南方的山岚瘴气,北方的风雪苦寒,久之老人开始掉牙齿、掉头发,胡子发白,日渐衰弱。向朝廷辞官,奈何不准,只好强打精神,坚守岗位。

于是韩天爵放弃功名,苦学中医,父亲出征到哪里,就跟到哪里,为父亲看病,侍奉汤药。后游历大江南北,名声大振。

关于三子养亲汤的来源,有一个非常感人的历史故事。

话说有三位读书人来请韩天爵为他们的父母亲看病。老人年纪大了,咳嗽,气不顺,而且有痰。

这是老人常见的问题,所以,韩天爵并不想就病开方,而是仔细构思出一个有广泛适用性的方子来,这个方子就是三子养亲汤,其中的三味本草都是菜园子里的东西:

莱菔子就是萝卜子;苏子是紫苏的种子;白芥子是芥菜的种子。

把它们放在一起做成汤后,仍是甘美可口的,而且性味平和。

苏子能宣畅气机,降上逆之气,平咳喘;莱菔子消食导滞,也能降气,还能健胃消食,使老人胃口大开,吃东西容易消化;白芥子能理气化痰。

三味本草都是植物的种子,种子都有油性,能滋润,且种子的性质都是往下降的,能通便。

三味药加在一起,把老人的吃喝拉撒以及平时可能有的一些小毛病全管了。而且,这并不是药,只不过是菜园子里的菜籽儿,老人喝三子养亲汤,不会感觉是在喝药,当然高兴了。

韩天爵的三子养亲汤一问世,马上传遍四方,大家纷纷用三子养亲汤来奉养自己家里的老人,很多人从中受益。

为什么韩天爵能构思出这个方子呢?因为他是个大孝子,他不但有一片赤诚的孝心,而且能够把这片孝心推而广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他力图让天下所有的父母都能受益。正是如此精诚的心,才构思出这个千古良方!

这个方子有什么作用呢?

方中所用白芥子属于温化寒痰药,它不但能温肺利气,而且善散“皮里膜外之痰”:“痰在胁下及皮里膜外,非白芥子莫能达。古方控涎丹中用白芥子,正是此义。”苏子降气行痰,使气降而痰不逆;莱菔子消食导滞,使气行则痰行。

“三子”系均行气消痰之品,根据“以消为补”的原则,合而为用,各逞其长,可使痰消气顺。

在今天的社会,我们大众的身体,除了阴虚,血虚,气虚等问题之外,往往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痰湿壅盛。

这里所讲的痰,并不单单是咳嗽而出的痰,还有体内液体,逐渐凝结,无法流通而形成的黏稠状的物质,这在中医里面,也叫痰。

这种痰,与我们今天所讲的营养过剩,血脂高,血液黏稠等,是有着一定的密切关系的。所以,今天的那些经常食用肥甘厚味,身体肥胖,感觉痰多,血液黏稠,血脂紊乱的人,可以采用化痰的方式来调理。此时,三子养亲汤就是一个很好的食疗方。

另外,如果一个人痰湿过剩,会出现所谓的“痰核”,就是皮里膜外,形成大小不一的疙瘩,有的鸽子蛋大,有的*豆大,按上去软软的,可以移动,有的人甚至会在皮肤里面出现很多,很多人浑身都是。

这种情况,中医认为是痰湿过剩引起的,此时服用三子养亲汤,可以慢慢化去痰湿,痰核也会逐渐化去。在我所见过的此类患者中,三子养亲汤对绝大多数人是有效的。

三子养亲汤

紫苏子、白芥子、莱菔子

1、取这三种子各等份,放在锅里微微炒一下,打碎,混合均匀,每次喝的时候取10克左右,泡水即可。

2、也可以这样:炒苏子60克、炒莱菔子60克、炒白芥子30克,混合均匀,研成粉末,每次服用3克,每天2次,温水冲服。

3、还可以取这三种子各等份,加入适量的苦荞、*豆等,用豆浆机每天做成五谷杂粮粥食用。

版权声明:图文整理于网络,谨对原创作者表示感谢;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文中所涉及验方、穴位仅供业内人士探究,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任何责任!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suzia.com/bztp/127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