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前后,这几样换着吃,温阳滋补,不惧过

霜降是每年公历10月23日左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气渐冷、初霜出现,也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进入霜降节气后,影响中国的冷空气活动越来越频繁,昼夜温差迅速增大意味着冬天的开始。

霜降节气的风俗

  1、吃柿子:我国很多地区都有霜降吃柿子的习惯,在当地人看来,这样不但可以御寒保暖,同时还能补筋骨。有些地方对于这个习俗的解释是:霜降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个冬天,嘴唇都会裂开。

  2、饮酒赏菊:霜降时节正是秋菊盛开的时候,中国很多地方在这时要举行菊花会,赏菊饮酒,以示对菊花的崇敬和爱戴。古代还有“霜打菊花开”的说法,所以赏菊花也成为了霜降这一节令的雅事。

  3、进补:民间有“补冬不如补霜降”的说法,霜降来临后,人们都会吃一些进补的食物。因此,霜降时节,民间有“煲羊肉”、“煲羊头”、“迎霜兔肉”的食俗。

霜降时节,养生保健尤为重要,民间有谚语"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足见这个节气对我们的影响。

霜降宜吃什么

滋阴养肺的梨子

霜降之际,干燥的气候可能会对呼吸系统造成一定压力,因此滋阴养肺的食物就显得尤为重要。此时,梨子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梨子性凉味甘,有清热润肺、生津止渴的作用,对缓解干咳、咽喉痛症状有一定帮助。梨子还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纤维,有助于增强免疫力,维持肺部健康。

柔润肠道的南瓜

秋末的干燥天气容易导致便秘等肠道问题,这时,南瓜可派上用场。南瓜性甘、味甘平,具有滋阴润肺、健脾利尿、通便解毒等多重作用。它丰富的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减轻便秘问题。同时,南瓜中的维生素A和抗氧化物质对眼睛和皮肤健康也有益。

青夏归有副作用吗/青夏归养肝的好处

温暖身体的姜汤

随着天气逐渐变冷,一个温暖的姜汤可能成为您的好朋友。姜具有温中散寒、促进血液循环的特性,可以帮助身体驱散湿气和寒气,增加体温。您可以用姜来烹饪各种汤,如姜鸭汤、姜茶等,来驱散体内的湿气,提高免疫力。

补益肾气的黑芝麻

在中医理论中,肾主藏精,而黑色食物有滋阴养肾的作用,对于保持肾脏健康非常重要。黑芝麻富含维生素E、钙、铁等矿物质,能够补益肾气、养血润燥。您可以将黑芝麻磨成酱或者撒在各种食物上,以增加食物的滋补效果。

养肝补气的食疗方-青夏归

秋气属金,金克木,伤的是肝,此时要滋养肝血。俗话说,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养肝血!的确不假,这个时候补肝血效果最好。

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个中医食疗鼻祖孟诜流传下来的经方——孟余堂青夏归。

孟余堂青夏归出自唐代医药学家、被后世尊称为“食疗鼻祖”的孟诜(shen)所著的医药专著《必效方》中。

其主要成分包括决明子、葛根、红参、甘草、枸杞、蒲公英等多种中草药,经过科学配伍,可以提高肝脏的排毒功能,改善睡眠质量,增强免疫力,从而达到养肝的目的。此外,它还创新性加入近年来被现代科学证实有显著护肝作用的植物成分“水飞蓟籽油”,兼顾整体更加完善,更符合孟余堂“守中致和”的中医食养施治理念。

孟余堂青夏归原方:

治口面发青,眼浊无光,视物不清,毛悴色夭,爪甲枯黑,燥热多梦,生悲易怒,气急阻塞,烦闷自恐。取决明、枳椇、枸杞三子各四两,蒲公英、白茅根、葛根、竹叶、人参各三两,桔梗、甘草、桑葚各一两。上十一味药加水九升,三煎三滤,炼蜜收膏。(《必效方》调养方·青夏归)(孟诜·孟余堂)

方解:

君:决明子

臣:葛根枳椇子淡竹叶

佐:红参甘草枸杞

使:蒲公英白茅根桔梗桑葚

从中医五行五色理论上来看,肝主青色,五行主木。肝脏不好的人,口面眼唇会发青。而“肝积”(即现代人说的肝硬化),常常发生在季夏(农历六月),所以此方名是为“青夏回归”之意。

孟诜对中医治疗肝病有极高造诣,他提出了用麻布配药水对黄疸性肝炎诊治进行测检的方法,被赞为最早的pH试纸,比西方同等功效的试纸早年。现代人工作生活压力较大,慢性消耗型问题多发。

孟余堂在遵守传统古方的同时,创新性加入近年来被现代科学证实有显著护肝作用的植物成分“水飞蓟籽油”,兼顾整体更加完善,更符合孟余堂“守中致和”的中医食养施治理念。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suzia.com/bzyl/168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