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畅无知是紫苏,制将葅食伴瓜瓠。
叶能达表温中气,子可消痰定喘吁。
燃出灯油充蜡矩,编成篱落护鸡雏。
芬芳豪贵常贪食,走泄真元气反虚。
————清·赵瑾叔《本草诗》
卻道紫舒為紫蘇
犹记九九重阳,东汉名医华佗在一酒馆里,见有小子吃酒食蟹,狂饮之暴食之,未几,小子便腹痛难忍。这就让华佗忆起他曾见过水獭吃紫草解困的场景,立即让小子吃了紫草,果真,小子不一会儿就舒服了。
故此,华佗便为它取名为紫舒,意为紫草吃了,肚子就舒服了。而后人为应其是植物,就取了其谐音————紫苏。
其性其名
紫苏,古名荏,又名白苏、赤苏、红苏、香苏、黑苏、白紫苏、青苏、野苏、苏麻、苏草、唐紫苏、桂芢、皱叶苏等,是唇形科紫苏属下 种,一年生草本植物,主产于东南亚、台湾、浙江、江西、湖南等中南部地区、喜马拉雅地区,日本、缅甸、朝鲜半岛、印度、尼泊尔也引进此种,而北美洲也有生长。
辛,温。归肺、脾经。
发汗解表,理气宽中,解鱼蟹*。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咳嗽,胸腹胀满,鱼蟹中*。
紫苏可谓食之上品
上下滑动
可查看
紫苏粥
一、原料:
1.主料:粳米克,紫苏叶15克。
2.调料:红糖。
二、制法:
以粳米煮稀粥,粥成入紫苏叶稍煮,加入红糖搅匀即成。按,紫苏叶具有开宣肺气、发表散寒、行气宽中的功效,与健脾胃的粳米相配成粥。适用于感冒风寒、咳嗽、胸闷不舒等病症。紫苏粥是很好的健胃解暑食品。
紫苏炒田螺
一.原料
1.主料:
田螺、紫苏、葱姜蒜、豆鼓、小辣椒
2.辅料:
麻油、盐、生抽、油、蠔油、糖、料酒
二.制法
放油烧开,把蒜茸、紫苏叶、沙茶酱、豆豉等倒入锅中,爆香。加入田螺不停地炒,放适量滚水,用精盐调味,炒至熟透。勾芡并浇上熟油即可。
上下滑动
可查看
紫苏可谓饮之佳品
熏豆茶
——来自大湖州的神奇力量
熏豆茶选用优质青*豆,配以炒芝麻、橙皮、丁香萝卜、紫苏或笋干、桂花等原料,精心制作而成。饮用时,再加入几片嫩绿茶叶沸水中泡,即成一道清香可口,咸淡适宜,风味独特,色香味俱
熏豆茶和绿茶作为招待“毛脚女婿”首次登门的礼仪。换句话说,也就是“毛脚女婿”喝了甜蜜的锅粢茶、咸味的熏豆茶和清淡的绿茶这三杯茶,就算过了丈母家的“ 关”。湖州东郊农村几乎家家户户爱将熏豆茶作为正月招待亲友及婚礼宴席的 饮品。
熏豆茶中只有少量嫩绿的茶叶,更多的是称之为“茶里果”的佐料,其种类繁多,一般有以下几种: 种叫熏豆,又名熏青豆。采摘嫩绿的优良品种的*豆,本地人叫“毛豆”,经剥、煮、淘、烘等多种工序加工而成,后再放人干燥器中贮藏备用。它具有馨香扑鼻、咸淡相宜、和胃益中等特点;第二种是芝麻,一般选用颗粒饱满的白芝麻炒至芳香即可;第三种,民间叫“卜子”,其学名为“紫苏”。熏豆茶中所用的紫苏以野生为上。只可惜野生者渐少,多以人工培育者代之。紫苏经炒制以后,不但芳香浓烈,还具有理气开窍、消食和胃的药理作用;第四种为橙皮,是一种产于太湖流域的酸橙之皮。也可用蜜饯中的“九制陈皮”代之,但更多的却由民间自制。他们用桔子皮经煮、刮、切、腌、晒等多道工序加工而成,具有理气健胃之功效;第五种,名为丁香萝卜干,即胡萝卜干。胡萝卜洗净切丝后有两种制法:一以适量的盐生腌后晒干即成;另一种煮熟后腌制,晾干。后者更适宜牙齿不便的老年人食用。
谢谢观看
请大家动动小手指在文末点个赞!
编辑:寿海艳
图文来源:网络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