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苏子(baisuzi)1
相关名:
荏子、玉苏子。
2来源:
唇形科植物白苏的成熟果实。
3图片:
4采收加工:
8~10月果实成熟时割取地上部分,曝晒,脱粒,晒干。
5性状鉴别:
种子卵圆形或类球形,直径1.5~2.5毫米。表面灰色或淡灰色,有明显隆起的网状花纹,基部稍尖,有淡棕色果柄痕。果皮薄而脆,易压碎。种皮膜质,子叶富油质。气微香,味有油腻感。
6产地:
生于山脚路旁。分布于我国华东、中南及西南等地。
7性味归经:
性温,味辛。归肺经、大肠经。
8功效:
下气消痰、润肠通便。属泻下药分类下的润下药。
9主治症状:
用治咳逆、痰喘、肠燥便秘。
10用法用量:
用量5~10克。11使用注意:
久虚,脾虚便滑者不宜。
12相关论述:
1.《别录》:主咳逆,下气,温中补体(‘体’一作‘髓’)。
2.《食疗本草》:生食,止渴润肺。
3.《滇南本草》:开胃健脾。同陈皮化痰疏风。
4.《饮片新参》:平肺气,止逆。治咳喘,通肠府。
河南省医保定点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