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
倚
楼
联都盛宴重开第期
本期主评:资北儒生
甘
棠
绕
屋
荐
鞠
浮尊
比当年广厦万间
下榻正宜徐孺子
停桡都唱蒋安阳
料此后明湖一曲
玉
笛
无
声
青
山
依旧
徐琪
题
人
倚
楼
前言
当今联人立意构思、语言风格、表达方式越来越有趋同倾向。观此次联赛近一百二十副联作,其中很大部分若出一人之手(当然不排除有人写好几副的),因此评联也略感茫然。记得十多年前写联时,虽然大家语言、技巧上不如现在运用自如,但起码风格、立意上能不拘一格。
此题诸作能在立意上出奇、表达上出巧、语言上出新的佳作不多,因此在评选中,也更多考虑鼓励能略微跳出一些者。
题杭州人倚楼
·蜀山剑客
身世洇西泠一梦,枕孤山晚照、花港
鱼潮,倚槛待高贤,半亩湖田钤玉印;
存留赖左蒋二公,聆净寺梵钟、春堤
莺唱,擎樽邀古月,六桥笛韵醉青梅。
人倚楼位于杭州西湖、孤山之间蒋果敏公祠之前楹(据考证原址为现楼外楼所在地),入门进院,右侧一幢占地面积不大的两层小楼。它虽然体积不大,但在文人墨客的打扮下却显出文化色彩的厚重,用晚清大学问家俞樾的高足徐琪大学士的话来说“比当年广厦万间”都有味道。在蒋果敏公祠,它扮演着会客室或研究室的角色,一帮晚清钱塘雅士常聚这里谈论古今,恣意诗情,笑问湖山。
就是在这样的厚重的文化环境里,人倚楼自光绪三年()落成以来,始终聚集着一群志同道合的诗人、名士。到了丁辅之、叶为铭他们在这里鉴赏古印,将“收藏旧印拓之成谱”、“研究印学”的时候,更是一番热闹的景象,人来人往,聚朋会友,切磋印道,兴趣盎然。丁辅之家的《八千卷楼印存》《汉铜印存》等,叶为铭的《松石庐印汇》《列仙印玩》《二金蝶堂印谱》等,以及严信厚辑《秦汉铜印谱》等都是在这里拓成。这儿几乎成了叶为铭和他的伙伴们的“工作室”。人倚楼拓制印谱又是件雅事,自然是个颇聚人气的地方。
人倚联
联题
等级奖
一等奖(1名)
上海木鱼
一望有印月波来,将玉轴银钩,尽归方寸;
数声怅吹香笛老,幸燕泥鸿雪,犹迹两间。
简评:上起从望中一点景色引开,而玉轴、银钩指向丰富,既有车、船、玉饰(美人)、明月,又皆指精美字画卷轴,大包大揽而终不离主旨,诸多美好事物尽归方寸间。从表达上,似乎上联写尽了、写老了,下联该如何营造?既然上联从实处着眼,作者下联则从虚处入手,以“长笛一声人倚楼”的诗意生发开来,燕泥鸿雪皆故旧消逝之物,亦是探究的线索,引人去深入了解名楼存亡间的历史典故、人物风流。两间/方雨虽对仗微暇,却似不可移易,两间既解作天地之间,亦可作泉下、 ,体现传承之意,而作现实与网络间又何尝不可呢?想如名楼于网上虚拟重建、开张,悬之两楹亦契合。此联用字以少胜多,比较清爽,读之亦觉堂庑闳大,得隽永其味。二起结构错落,但字面对工。
二等奖(2名)
1.浙江刘舟
乞渭南赵吟边骊句,横笛一声,长延明月堤桥,望断湖波无限意;
供杭西泠坐次燕谈,浮觞片席,同荐孤山履雪,邀来梅鹤不胜情。
简评:上联由赵嘏《长安秋望》“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其人其诗意入手,下联从印社人文盛况入手。两比都将古与今、回想与现实联接,再隐约嵌入典实。其暗线拉白苏、林逋等作衬,笔法灵活,如同电影中的蒙太奇。此联胜在诗词剪裁无痕、典故化用自然,况语言华美、对仗工巧,情感表达上在含蓄中饱含张力。
2.山西张潞
襟孤岛合振孤标,前身元烟波不老,梦与西泠,山水犹多金石气;
集群贤便趋群玉,异代邀风月常新,樽开北海,古今同听管弦声。
简评:上联切题深入,下联则题外宕开,其实个人比较喜欢这种表达上的安排。具体到此联,上比起得干净利落,腰句、结句皆虚实结合,扣住主题景、人、物、事诸项,含而不露;下比以后来者的角度,欲承往彦风流,刀笔管弦,赓酬饮宴,而“我”亦之其中一员。
全联笔法流畅,述议得当,惟下结稍平了些。
三等奖(3名)
1.海外妙品锃
登临旦夕楼台,分外感英华,经酒渍诗盟,酿成卓识;
俯仰湖山今古,澹中品真味,藉晴云秋月,洗出新天。
简评:有我之联的写法,此联未在历史人物、事件上着墨过多,而以登临者的角度,从感受、体悟结合景物入手来展开写联思路。这样写的好处是,发挥空间会比较大,容易出新;难点在于切题程度的把握。
此联在上述角度上基本是成功的,如能在腰句个别字词上进一步切题则更好。另外连续的两字自对词,还是要特别小心,避免琐碎之感,方法是以非自对词间隔。
2.浙江草木深
快意独凭栏,自可仰观乎云,远观乎山,近观乎烟雨;
漫思聊载酒,何不春约白傅,晴约苏子,雪约张陶庵。
简评:同样是有“我”之联的写法,句式结构干练,以五言律句起,接三个自对句,其中第3个自对句加字数,形成变化,更有清联的风格。
上联从登临者所见的角度,将人倚楼周围典型的景物串联起来。下联从所思入手,拉人做衬,三个人物,三种天气状态,点点代面,主题也饱满起来。
3.河南田园居士
天地厚斯楼,赐明湖为墨,孤峰为砚,合四时山水清嘉,陶然与结烟霞侣;
西泠开别派,肇毛老福庵,丁老辅之,共满座朋侪风雅,癖好相投金石缘。
简评:全联立意和层次上比较分明,上联从周边景色入手,得天然厚赐,或游或隐,四时契洽。下联从印社角度着笔,追忆主要人物、事件。铺排顺当,承结有力。
惜个别处对仗有些草草,上比墨、砚亦前后若失关联,设喻而未用。不若改成“陶然以助烟霞笔”。
人倚联
联题
奖
奖(10名)
1.湖北李家桥
何须羡万间广厦,凭雅士真情,印学堪骄,直醉斜阳归画府;
只待看千载孤山,得明湖活水,文宗不老,长闻朗笛落诗囊。
2.浙江曹鸳姣
白苏人物,左蒋风流,岂惟竹梅与悦,最难得西子为邻,孤山在抱;
印石生香,诗书遗韵,更庇雨雪相侵,焉不啻小楼一统,广厦万间。
3.天津张金利
赵嘏诗偏寄晚秋,听疏钟远,叹长笛悠,遑论广厦万间,每自迢遥思故国;
蒋公祠常招多士,游翰墨场,共金石艺,且任小楼一统,翻从咫尺认西泠。
4.江西李云(夕阳)
小阁自清幽,记曾经诗者印者书者金石者,许玉笛芳樽,下榻时多叨仲举;
明湖长潋滟,想几度浚之吟之*之晏游之,同梅花蟾月,钟灵都为衍西泠。
5.辽宁董文学
凭栏处湖山在眼,任一笛浮烟,慨咫尺之间,谁曾记风露杯深,芙蓉裳冷;
畅游时翰墨寄秋,披满楼明月,于俗尘而外,自今来放羁豪气,恣意诗情。
6.甘肃崔小荣
遥想当年,斯楼墨客咸来,尽付与草行隶篆、歌赋诗词,兴寄孤山如八咏;
重游故地,雅事高贤毕至,尤在乎书画琴棋、梅兰竹菊,风流一社话千和。
7.山西孙叶(小田)
杨堤梅坞曾留钤印,记先哲行藏,一曲浮尊邀月饮;
西子东坡俱作诗材,供后人吐属,六桥虚席待朋归。
8.河北张雪
胜日宜凭栏,楼台占天地清嘉,接近水梅花,遥堤柳色;
百年纷珠履,浦屿浮烟尘汗漫,磨文章不老,印石弥新。
9.湖北周小芳
何处觅斯楼?看曳堤春碧,映月水明,昔时胜景凭遐想;
风流存故字,幻同怀客来,荐菊樽共,此去扁舟竟不移。
10.辽宁孙芸香
来斯集雅士,携同道,把清樽,倚栏抬望眼,最堪怜迢递钟声,斑斓湖色;
结社壮西泠,弘国学,蕴文气,试墨印初衷,应不负楼头月好,山外笛幽。
人倚联
联题
入围作品
入围作品(副)
1.陈锦湖
相如京阙去;
唐婉沈园归。
2.福建叶清源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回眄流光曾记否?
伊人邈矣,雕栏空矣,怅怀明月莫愁焉。
3.辽宁何芳
客至八方,明湖逸唱,恣情广厦同怀古;
笔拈万物,梅笛风流,晚照扬帆共倚楼。
4.安徽季昌树
陈塌待云朋,湖月亭风都好客;
寄声与梅笛,新枝旧雨厚斯楼。
5.燕子
风皱西湖水,忆倩女来游,三分明月谁吹笛;
夜倾北斗樽,自乐天归去,一片孤山人倚楼。
6.河南王甜元
三五子类聚孤山,耽画印诗书之雅癖,更邀来旧雨新知,一自西泠开别派;
百余年独衍其道,拓明清唐宋之遗踪,好雕琢龙文象字,允从学究壮斯楼。
7.昭宇
隐蒋公祠,招贤人倚槛当轩,颇为西湖驻彩;
待明月夜,凭逸兴攀今揽古,自使印社延枚。
8.浙江朱礼卓
清风缕缕,窗外莺啼,几分惊喜;
新柳丝丝,堂中壶漏,一段闲愁。
9.天津王家祥
高阶何处在,吟恰惬,吟缠绵,沁心丽句清词,寻常遣兴情堪异;
胜境趁时临,或忧伤,或激越,会意悲风豪气,多少倚楼人不同。
10.广东紫月
果敏公祠楹侧,人倚楼,篆刻风流,拟万间广厦寒门庇;
西泠印社记中,笔藏句,栽培俊逸,领四海高贤雅事传。
11.山西吴会学
忧者望云兴叹,闲时煮酒独斟,人非贤圣,孰能无憾;
糊涂雨幕齐天,清醒朝阳满院,情有沉浮,自可修身。
12.江苏周再均
春风明月正宜,落花有意,且缘残梦频看镜;
短笛长歌已歇,夜半无人,又起闲愁独倚楼。
13.江苏薛兆舟
湖山之曲,令白傅勾留,苏公迷醉;
印画尤名,爱吴翁金石,沙老草行。
14.湖南陈晓晓
数百载于斯,岂独赏舟摇湖岸,鹤舞梅林,尤证红泥金石运;
几多人到此,总追寻坡老柳堤,蒋公楼阁,每怀扬藻振葩情。
15.陕西吴岱宝
占地利而开胜境,合西湖佳气,北斗文光,孤山梅韵,楼台百丈宜真隐;
得天时以纳名贤,抱金石澄怀,冰霜素节,海岳高风,印社千秋仰大观。
16.辽宁赵文华
风雅招青眼,宜醉开襟抱,胜揽湖天,较于广厦万间,小楼有品凭人倚;
往来无白丁,致刻印留痕,墨笺遗韵,纵是名贤千古,物境含情待客游。
17.清风客
沐春风夏雨,依秋菊冬梅,谁来盟约?
有绿绮玉樽,和丹青丽句,燕语呢喃。
18.辽宁王瑞华
于斯数百载,观雨听风,花开花落,未见谁来能倚住;
至此 人,题诗留墨,不悦不归,任由客去自裁别。
19.海贝
堂前花影,屋后松阴,正合宜远寺平湖,满庭墨韵著风雅;
来有鸿儒,往无俗子,最相契雕龙吐凤,一脉钤风醉古今。
20.山西赵*
入座近风流,闭目恍闻贤者语;
凭窗期雅集,骋怀不负美人陪。
21.湖南颜秋生
二层超广厦,大名贯百年,鸿儒常客共鸣永;
工作室诚如,朋友圈犹在,历史时光倒叙徐。
22.季昌树
珠阁风凉,斜栏影瘦;
津波谁渡,霜月余欺。
23.罗伟
天高月小;
楼在人空。
24.潘可玉
风月不随浮世变;
莺花每待故人归。
25.湖南吴建华
人倚楼风月依然,想当年雅士鸿儒,诗情恣意,玉笛缈相闻,潮涨钱塘升又落;
西泠社印痕犹在,寻此地蒋祠圣观,古树孤山,梅花香未远,名垂青史去还留。
26.辽宁吴九菊
云深印道,墨染梅花,灵犀所向此间,犹来金石气;
隶篆惊鸿,蒹葭初雪,玉笛声闻彼岸,长醉倚楼人。
27.安徽李国平
邻竹阁柏堂,百载往来皆饱学;
沐诗风印韵,一楼事业独清欢。
28.四川逛逛
燕榭凤庭,湖山所契;
鸿俦鹤侣,金石之交。
29.山东魏玉秋
倚马待名诗,邀人上人,钤印间印;
临湖抛利饵,系梦中梦,钓楼外楼。
30.辽宁刘君华
堤与柳同眠,梅共鹤同舞,梦中梦赏月中月;
剑倚天而立,人傍湖而居,楼外楼观山外山。
31.山西汤云霞
倚楼对望,谁家桂阙,百载竞风流,士子相交题破壁;
惊座怀才,几度蟾宫,终天歌意绪,诗人自得续残书。
32.羽弈
印流斯处,社结此楼,人之所向心之倚;
西子凭栏,孤山载酒,士以相期客以临。
33.山东徐顺波
登楼放眼,看鹤舞梅林,烟锁堤柳,晨浴清风昏沐雨;
把酒抒怀,叹百年盛世,四野韶光,山笼苍翠水摇荷。
34.江苏假日的舟
溯源东汉,叶茂根深,湖山俱美;
结社西泠,墨浓笔健,人印共传。
35.吉林刘彬成
籍蒋左之荫,白苏之名,开西泠集盛;
凭金石以缘,笛梅以韵,话楼阁风流。
36.广东欧晓华
胜地自留客,慕金石之交,松筠之节;
此情堪倚楼,喜湖山不老,风月相知。
37.上海王维灏
谈笑偶登楼,南望明湖,认取帆影桨声,烟雨画桥三五座;
交游自怀古,上追洛社,参详吉金瑞玉,笑谈冠者几多人。
38.安徽汪金锁
甘棠绕屋,存菊浮樽,引无数鸿儒雅集;
十里湖光,一楼风月,勾几行鹤影闲飞。
39.辽宁刘君华
谁与归兮,有燕子空中掠影;
吾皆愤矣,做男儿绝顶听涛!
40.四川姚尧
梅鹤林园,孤山楼阁;
鸿儒渊薮,印石阜基。
41.山西张潞
初三月下谁横笛;
第六桥边人倚楼。
42.广东无名草
西子入怀,孤山在望,犹忆杨公乘月浮槎,清风习习恰闻笛;
珠玑色夺,金石声延,尚思苏子浮樽荐菊,逸兴陶陶众倚楼。
43.牛栏草
青柳拂栏,西子谁知?一湖春晓舟如醉;
和风兑酒,蛇仙可在?半岭月明峰似斜。
44.汪惠中
倚石偷闲,一览红楼皆是梦;
为人仗义,三看水浒尽含情。
45.李洪峰
潋滟湖光,百舸争流,落木好凭高,云梦水天归眼底;
徘徊俗客,列文对立,残霞芳致远,范公忧乐记心头。
46.邵志刚
看夜色幽幽,邃湖静静。况佳境难寻,愁云拂面人思月;
叹秋声隐隐,陋室空空。且玿华易逝,怅悒挠心赋滿楼。
47.萧玉莲
清风桂树,阶前花发长留月;
晴日云窗,槛外鸟歌细品茶。
48.如如
凭栏送目,望柳浪望风荷望夕照;
隐几倾心,或研经或刻印或誊书。
49.弹琴
折柳依依送别舟,恨后会无期,客梦水云远;
扪心隐隐追明月,祈相思有信,珠楼音讯频。
50.萧定潭
百草凄凄,登高少女人偎月。
孤灯隐隐,望远靑年梦倚楼。
51.朱义夫
观景犹追千古事;
凭楼尚叹一生缘。
52.朱义夫
西泠遗韵,金石传声,玉栏犹见人依处;
曲院风和,平湖波静,胜景堪留客满楼。
53.蒋维建
诗呈豪迈,酒索疏狂,看月夜荷花,浴风中仰古;
秋乃文章,人为题目,执云楼柳笔,寻此处评今。
54.莫展涛
夜静风过耳;
楼高月倚人。
55.陈世英
留家只影愁,依窗放眼思危地,
念客孤身苦,追梦挣钱盖大房。
56.祝卫平
姚燮登临昔题壁。半晌凭栏眺,湖桥柳烟,唐竹宋梅,诗情携画意,萦绕孤山,共伴林和靖;
王褆光顾曾倚窗,几回伏案摩,纸笔刀砚,印奴篆仆,雅趣载尘心,直通堤岸,毗邻白乐天。
57.*国辉
残星几点,孤雁一声,那年美景心头上;
紫艳半开,红英落尽,此刻故人梦里来。
58.陈淑荣
独坐西楼,伊人遥在春山外;
情牵北塞,愁绪萦飞细雨中。
59.陈乐增
寂影清灯,锦瑟声中孤雁远;
凭栏对月,霓裳梦里故人来。
60.朱小敏
仰观情侣石山相守望;
俯视龙潭溪水竞奔流。
61.刘丽丽
帘外春残,遍数归帆千万片;
檐头月满,空闻去雁两三声。
62.王世明
才高北斗,我亦惊几代芳名,六朝韵事;
楼倚西泠,人皆说风光无数,金石千秋。
63.健将
笑问湖山,广厦万间何足奇?谁留名士;
静对天地,小楼方寸各争雅,我自逸才。
64.何具征
水漾西泠,沉浮韵事,风流总伴湖山雅;
楼留背影,俯仰高情,金石常铭岁月清。
65.香影
百载踵文人骚客,趁西泠月皎,玉笛声幽,雅集清谈何惬意;
一楼藏画印诗书,堪明鉴前贤,贯遗后学,传薪播火蔚成风。
66.南山老农
斜陽暮雨花飞径;
冷月寒星人倚楼。
67.仲夏
征途写意半吟客;
楼倚抖尘一旅人。
68.心静如水
树拥溪桥,四时风月华章写;
烟浮楼阁,千古诗人文宴吟。
69.余献增
小楼风雨古今拓,
印社烟云中外书。
70.悠然人生
朋侪结社传金石;
风雨论诗上玉楼。
71.姚玉辉
未思闹市,不往长街,清影孤灯,每每低头思远客;
难点香茶,单期明月,独楼别曲,常常屈指点知音。
72.清歌
枕孤山以赏烟霞,邀雅士而谈今古,妙趣横生,诗意平添,万间广厦何能比;
恨岁月湮其形迹,欣金石铭此风华,前贤得鉴,后昆有继,百载长河自可留。
73.胡德棒
月明人倚楼,楼倚山,山犹自倚;
风起柳飘絮,絮飘雪,雪为谁飘?
74.陈乐增/沧海一舟
明月诉君心,长笛一声惊雁阵;
琼楼知我意,残星几点映湖波。
75.福建蓝日雄
楼凭印社留青史;
人困南国倚危栏。
76.幸福的阳光
登楼远眺,漫岭浮云烟似梦;
把酒盈樽,一腔热血思如潮。
77.魏宇
竹阁凌风,莲池映月,缘开甲骨泠泠,跨虹捧起三潭印;
狮峰叠翠,龙井流芳,浅唱丁香灿灿,驾浪回观九里松。
78.广西常青树
枕钱塘秀色,听广化禅音,涵浸儒风,金石初兴功可见;
扬越地英标,观玄门法相,仰承重望,楼台虽失誉长存。
79.陕西李骥龙
壮志凌云,城悬壁守边关塞外;
清心明月,人依楼思追昔抚今。
(城悬壁指嘉峪关悬壁长城)
80.辽宁罗正
三堤远眺,近望甘棠,屋小名人聚,诗多雅士吟,朱廊圆柱千联满;
论古谈今,拓碑印谱,万间广厦庸,百里新亭妒,玉笛青山群笔传。
81.杜文彬
人倚楼聚,楼倚人名,历百年风流雅韵;
灵乃社源,社乃灵本,传千代玉印精神。
82.舒眉学子
笑拂春风,凭栏展大观,四围楼宇延天际;
喜沾福气,镇海臻微妙,两塔祥和屹眼前。
83.孤城
湖山萃一楼,勾留住北海壶樽、南州冠冕;
金石宗千载,点缀些西泠月韵、东浙潮痕。
84.万宇中
随古月登梯,声投影也;
待前贤赐句,我笑和之。
85.湖南卢珊
笼翠恰凭栏,四望苍烟,恣意来入座湖山,浮觞梅雪;
掬泉犹忘俗,一襟古月,从容共东坡旧迹,西子新妆。
86.宋若龙
水花叠乱楼中影;
山月朦明檐上尘。
87.半秒鱼记
孤山客众,咸从楼集;
一水双堤,与待梅开。
88.扉页
俯千鳞潋日,睇几雁征秋,无限风光,难矜望眼吟同酒;
荐一笔羁怀,对三更满月,数茎白发,怎禁穷愁问倚楼。
89.亚子
临西子作金石拓印;
仰上苍听岁月无声。
90.柏娜
独倚西楼,菊韵枫情愁万绪;
頻移北苑,书香酒兴醉千重。
91.河北于锋
山水之间留印迹;
利名以外倚楼台。
92.吉林郑群
拥西子以凭栏,最相宜十里荷风,千秋文韵;
对流光而酹酒,何不遇白苏高士,杨董大才?
93.不老神娃
小楼待我登临,开篱菊秋,契西泠约;
此夜凭栏怅望,月三更白,笛一声愁。
94.乱云飞度
湖山开画本,千百年雅士留连,是谁先嵌一方印;
筋骨傲风霜,十数尺微躯挺立,耀目长传万缕辉。(新声)
95.王奇顺
闲吟梅雪,笑醉湖山,横将一笛声惊雁;
犹望雅心,欲追翩影,惹得千年人倚楼。
96.霍土三
心随碧水流沧海;
身倚红楼望白云。
97.第十七条
檐外雨残天欲暮;
袖头风紧泪频干。
98.好事近
缘结高楼,耽酒诗,醉金石,历百载烽烟,信有桃源遗世外;
人归佳处,伴西子,住孤山,任一蓑风雪,独依梅树到春天。
99.不知水多深
刻石文人留小品;
倚楼趣语笑春风。
.潇湘阁
考察石经,风雨皆抛身外;
切磋印道,湖山尽在掌中。
.朱淑培
楼瀚文风,昔日士儒谈笑,当于诗酒;
道通圣境,今时车马骈阗,自在湖山。
.汪惠中
心思外子人惊梦;
月照妾身影倚搂。
.汪惠中
邀友登楼,尽赏甘棠倚月,近水清波,孤山远影;
追贤忆古,犹思雅客临风,细瓷香茗,玉管佳声。
人倚楼
联题
●联都盛宴重开第期|联题:石勒
●联都盛宴重开第期|联题:灯
●联都盛宴重开第期
联题:题躺平现象
●联都盛宴重开第期|联题:石榴花
●联都盛宴重开第期|联题:三角梅
●联都盛宴重开第期
联题:哥舒翰
联都
往
期
精
彩
联之都
韵之海
梦之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