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
风
味
龙
陵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
在不同的地域环境里,
一方山水养育一方人,
因而形成了不同的饮食习俗。
南米北面,是我国南北方饮食差异最直接的体现。
在祖国西南边陲的龙陵,山多、树多、雨多,素有“滇西雨屏”的美誉。傈僳、彝、傣、阿昌、景颇、白、回等23个民族相亲相爱,各种民族文化交汇碰撞,形成了一方独特的龙陵和清香、秀美的饮食文化。
龙陵人以大米为主食,在饭不离口的日日夜夜中,人们采用熏蒸、水煮、火烧、炭烤、油炒、碓舂、碾压等手段的“打造”下,形成了自有“风范”的“米饭”。有的一眼就能看出米饭的身影,姑且称为“直观型”;有的却摇身一变,以另一种姿态“变身型”活跃在餐桌上。
直观型
CuisineCulture
豆子饭
每年蚕豆、豌豆成熟时节,用宽扁扁的蚕豆或是圆鼓鼓的豌豆放入大米中,再添加一些腊肉丁,煮熟便是香气扑鼻的豆子饭。
洋芋饭
洋芋饭的做法和豆子饭的做法大同小异,将洋芋切块、腊肉切丁,和淘洗干净的米拌匀,放入铜锣锅里,柴火煮熟、炭火慢烤,空气中弥漫的都是令人垂涎的米香、腊肉香、洋芋香。
苦荞饭
用*叶子水做成的苦荞面果,和米饭混在一起煮熟、蒸透,苦荞金*、米饭白皙、热气腾腾。在饱腹之时,还能降三高,一举两得!
染*饭
用染饭花将糯米染*,粘裹在包有糖苏子的糯米团外。龙陵人称它为“*花团子”,吃起来,因用*花做原材、外表状似小圆球状,故称*花团子。每年的清明前后,是采食*花的大好时节。龙陵人通常将*花采摘回来后做成*花团子,一边祭悼缅怀亡人,一边享用大自然的美味。*花团子既有染饭花的清香,又有苏子的甜蜜。
八宝饭
龙陵人摆宴席时的必备菜肴。用糯米饭、果脯、豆沙等做成,甜甜蜜蜜、软软糯糯,老少皆宜,大家都爱。
竹筒饭
将拌有腊肉、草果等配料的米饭塞入竹筒,放在柴火上烧,等到“刺啦、刺啦”的冒水冒热气的时候改为小火或是炭火烤熟即可。饭粒松软,既有米香和肉香,又有竹香,清爽可口。
香粽子
每年端午节,龙陵人都要包粽子,一张张粽叶里包裹着一份美味、一份真情、一份心意。火腿粽、豆沙粽、红枣粽、素棕子等,软软糯糯。龙陵县勐糯镇的傣族还喜欢做灰粽,所谓的“灰”是一种特殊的香草焚烧后,将其粉末状的“灰”放入火腿粽中,清香可口,别具特色。
烧饭团
儿时的味道,现在能吃的时候不多了。记得小时候,每当雨季来临,母亲都会捏上几个砂仁火腿饭团,在灶眼上扒出一堆通红的火炭,将饭团烤得金*,一吃一口香。如今,烧土柴灶的人家不多了,所以格外怀念。
玉米饭
随着干玉米粒被石磨碾磨成细小的颗粒状后,玉米粒经水浸泡后蒸熟,混合着米饭一起吃,玉米的清香和米香完美融合,是一种质朴、纯情的味蕾感受。
酿白酒
每年春节,龙陵家家户户都会用糯米饭酿上一大盆白酒。甘甜、清香,可以用来煮汤圆、煮鸡蛋、煮糯米粑粑等,味道可口。如今孩子满月、满岁的宴席上,大多数人家都喜欢做上一碗白酒煮鸡蛋,代表欢欢喜喜、甜甜蜜蜜。
菠萝饭
龙陵紧邻芒市,菠萝饭算是“舶来品”。主要活跃在年轻人中,是炎炎夏日里的美食邂逅。鲜虾、胡萝卜、菠萝丁、芹菜等拌一起,酸酸甜甜的味道让人想起记忆中最美的夏天和球场上那个潇洒的身影。
变身型
CuisineCulture
糯米粑粑
“咚咚、咚咚”当木制的老碓唱起欢快的歌谣,糯米饭的清香在空气中“妖娆”的时候,闻香循声寻去,定是舂粑粑的节奏。
白生生的糯米饭或是紫莹莹的糯米饭上裹挟着豆子、粟米、高粱等杂粮,腾着热气被送进了碓窝。男人有力的大脚有节奏的在木碓上冲踏着,麻利的妇人手抹香油,随着碓嘴的一起一落“拨弄”着一窝窝糯米饭,随后被妇女们趁热摊在芭蕉叶上按压成圆盘状的粑粑,冷切后便可以烧、煮、蒸、煎、炸,尽情享受糯米混合杂粮的清香和惬意。
除了糯米粑粑,还有饭米粑粑。饭米粑粑的做法和糯米粑粑的大同小异,只是不添加其他杂粮,纯纯的米饭粑粑香,冷却后再烧熟蘸着鸡枞酱或其他酱吃。
饵丝米线
饵丝米线在龙陵是最大众、最受欢迎的美食,是早点、晚点的“主场”。在龙陵大大小小的早晚点店铺,饵丝米线各有各的特色。例如:龙陵某家的牛肉饵丝,味道好、佐料多,排队购买是常事;某家的排骨饵丝,筒子骨熬的汤,鲜香味美;某家的鸡肉饵丝,加点龙陵酸大笋,味道就是个好......
除了做早晚点,还可以做凉拌米线、米线鸡、撒撇、稀豆粉拌米线等。
但是无论做早晚点,还是正餐食用,龙陵饵丝米线佐料都很多,花椒油、辣椒油、花生油、芝麻油、辣蒜油、涮涮辣油,草果面、花椒面、胡辣子面、芝麻面、苤菜根面,香葱、薄荷、韭菜、香柳、芹菜、柠檬、番茄,泡包白菜、泡萝卜丝、水腌菜、腊腌菜、拌海带……各种各样的美味和龙陵饵丝碰撞在一起,互相交融得天衣无缝,继而成了味蕾享受上的巧妙绝伦。
高粑粑
用干糯米面(龙陵人称其为“腊面”)制成。高粑粑是个技术活,尤其是和干糯米面的时候,放入的水不能太多,水多了会稀;也不能太少,水少了会硬。这期间的火候得有经验的人才能掌握。然后在和好的糯米面团下放上红色的蘸米,再在糯米面团最上面放上核桃、芝麻、花生、红糖、苏子等,高粑粑个头很高,所以才叫“高粑粑”。
蒸高粑粑的过程耗时长,蒸熟之后可以趁热切开食用,也可放凉之后保存几天,吃的时候切成片状,可烧、可蒸、可煎。由于高粑粑的制作程序较繁杂,所以龙陵人一般只有在重要节日、建盖新房等重要时日才制作,人们取“步步高升”、“积厚财”之意。
除了以上种种,
龙陵饭的“直观型”和“变身型”还有多种,
在吃的法则里人们“脑洞”大开,
还有许许多多的做法,在这里就不一一罗列。
循着对美味的追求,米饭也越来越有“范儿”!
来源:保山文旅
完
编辑:姜永华
责任编辑:杨清宗
关于保山新闻网 该 - ( 投稿邮箱:wx
bs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