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名的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nk/mipso_4790065.html
唐云著《走近中医》连载(二十五)
二
十五温法和清法
2
走进
中
医
温法和清法
作者简介
唐云:年毕业于浙江中医学院,师从叶新苗教授等良师。现供职于浙江大医院,主治中医师,兼任浙江省中医药学会医史分会委员、秘书。
紧接上一章,我们接着来讲述如何使用温法来治疗“里实寒证”。
03
温通心阳法
温通心阳法适用于寒邪犯心证。心的主要功能是主血脉,寒邪犯心则往往导致心脉的痹阻,心脏又位于胸腔之内,所以临床常表现出心胸憋闷疼痛、胸痛彻背等症状。根据症状所在的部位及病机的特点,中医又把这种寒邪犯心的疾病称为“胸痹”。张仲景的“瓜蒌薤白白酒汤”就是一个治疗胸痹的妙方。
方中的瓜蒌药性偏于寒凉,本来不太适用于寒邪引起的疾病,但瓜蒌有着很好的宽胸散结作用,这个功效可以有效解除心胸憋闷疼痛、胸痛彻背等症状。如何使瓜蒌既发挥它自身的特性,又能减少它自身的寒性对疾病带来的负面影响呢?我们来看张仲景是如何解决这个难题的。他用薤白来和瓜蒌配伍,同时又用白酒来煎药,这样配伍有什么效果呢?薤白味辛性温,是一味通阳散结的要药,能有效解除寒邪导致的心脉痹阻,畅通心胸气血;白酒更是味辛性热,能有效扩张血管、增强心脏的搏动、加快血液循环,用它来煎药,可以有效去除瓜蒌原有的寒性。这样一来,整个方剂就成为了一张温通心阳、开痹散结的好方。
04
温肺散寒法
温肺散寒法适用于寒邪犯肺证。肺和人体其他脏器不同,它在人体脏腑中位置 ,又通过气管和外界空气直接相通,是人体中最表浅的脏器,这使得寒邪对肺的侵犯也就更为容易和多见。寒邪犯肺一般有两个特点:一是由于肺的部位表浅,因此寒邪犯肺常常兼有风寒表证的症状,如恶寒发热、无汗等;二是风寒导致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失调,出现咳嗽气喘、痰色稀白等症状。根据寒邪犯肺的这两个特点,治疗时就需要使用辛温发汗和温化寒痰相结合的方法。辛温发汗可以解除肺和肌表的风寒,而温化寒痰则可以恢复肺脏正常的宣发和肃降。张仲景的“小青龙汤”就是这样一个兼顾表里的方剂。
本方由麻*、芍药、细辛、干姜、甘草、桂枝、半夏、五味子八味药组成。其中麻*、桂枝的配伍我们在汗法中已经详细介绍过了,通过它们产生辛温发汗效果,可以有效地解除肌表的风寒。细辛、五味子这两味药一散一收,重点在于恢复肺脏正常的宣发和肃降功能。其中细辛辛温发散,可以协助肺的宣发;五味子酸温收敛,可以协助肺的肃降,从而改善肺的宣发肃降失常而引起的咳嗽、气喘等症状,可以说是妙用无穷。干姜、半夏主要温化寒痰,有效去除寒邪侵犯而形成的寒痰,进一步促进肺脏功能的恢复。甘草、芍药益气和血,既能防止辛温发散过度,又能调和诸药。全方配伍严谨,丝丝入扣,如果运用得当自然效果显著。这种寒邪犯肺的情况在很多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尤为多见。因为老年人阳气衰微,所以肺脏更容易受到风寒的侵袭,从而引起咳嗽咳痰、痰色稀白或咯泡沫样痰等症状,对待这种患者,我经常把小青龙汤和三子养亲汤(苏子、莱菔子、白芥子)一起使用,效果非常好,可以供大家参考。
05
温经通络法
温经通络法适用于寒犯经络证。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一个主要通道,如果人体自身气血旺盛,寒邪一般是无法侵入人体的经络的。但如果人体气血亏损,经络则容易被寒邪所侵犯,导致经络气血凝滞,产生各种腰、膝、腿、足、上肢、颈项等肢体部位疼痛。寒邪侵犯经络引起的肢体疼痛往往有四个特点。一是疼痛剧烈,呈针刺样或刀割样,这是由气血凝滞所造成的。二是往往有拘急感或牵掣感,这是由寒邪的收引特性决定的。三是肢体疼痛遇暖可以减轻,遇冷或气候变化时疼痛会加重,夜间往往会因为疼痛而无法安睡。四是脉象表现为细涩或弦紧。如果经络气血不足,又受寒邪凝滞的,脉象往往表现为细涩;如果气血旺盛而感受寒邪的,则脉象往往表现为弦紧。对这类疾病的治疗,一方面要祛除经络中的寒邪,另一方面还要适当补益经络中的气血。 鉴于上述认识,我在临床中制定了一个温通经络的方子,药物组成为*芪、当归、川乌、草乌、桂枝、细辛、麻*、赤芍。*芪、当归这两味药的配伍在中医上又称“当归补血汤”,出自李东垣的《内外伤辨惑论》。
*芪补气而兼能祛风,当归补血而兼能活血,两者合在一起则能补益经络气血、又兼有疏通经络、抵御外邪入侵的效果,用于“治疗寒犯经络”,可谓有“一石三鸟”之妙。川乌、草乌、细辛、麻*的配伍从张仲景的麻*附子细辛汤化裁而来,麻*附子细辛汤在前面的汗法中已经介绍过了,它有着由内自外层层逐寒外出的效果。川乌、草乌和附子来源于同科植物,作用相近,它们的主要作用都是散寒通痹、补阳益火。但附子重在补阳益火,而川乌、草乌则重在散寒通痹,所以我采用川乌、草乌来代替麻*,以增强发散风寒、温通经络的效果,使它更适合于“寒犯经络”的病机特点。桂枝和赤芍这两味药是张仲景的桂枝汤的主药,桂枝温通经络,赤芍养血散血,两药合用可以起到调和营卫气血的作用,和前面的*芪、当归相配合,更是能对经络起到补养和疏通的效果。另外,赤芍的凉性也可以监制其他的温热药物,防止辛温发散过度造成对人体正气的损伤。 我在临床上遇到“寒犯经络”的患者,采用自拟的方子治疗效果都非常好。如我曾治过一个吕姓女患者,四十余岁,右侧颈肩、上肢疼痛半年余,颈部磁共振检查发现有颈椎间盘向右侧突出,西医建议手术治疗。患者由于惧怕手术而转求中医治疗,并配合推拿、理疗,可治疗至今近三个月效果都不明显,晚上疼痛剧烈,常常需要服用镇痛药才能勉强入睡。后经人介绍来我这里求诊,我看患者面色苍白,诊脉时发现患者双手冰凉,脉象沉细而涩,再综合其他的一些表现,我判断为“寒犯经络”,给予:*芪45克,当归12克,麻*6克,川乌9克,草乌9克,细辛6克,桂枝15克,赤芍15克,桑枝10克。患者服完7帖药后来复诊,说疼痛有了明显减轻,晚上无须服用镇痛药就能入睡,白天的疼痛也不像以前那样难以忍受了。于是我再给予原方7帖,这次药服完疼痛就基本消失了。后我又用补养气血的药给她调理了7天,至今未见复发。
(未完待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