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白癜风去哪家医院好 http://m.39.net/disease/yldt/bjzkbdfyy/
所谓“角药”是指以中医基本理论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前提,以中药气味、性能、归经、七情为配伍原则,三味中药联合使用、系统配伍、配成一组,为三足鼎立,互为特角,这种配伍,比起“药对”作用就比较复杂一些,名之曰“角药”。“角药”介于中药与方剂之间,在方剂中起主要或辅助作用,或独立成方,其在配伍应用中颇多巧妙,在临床应用中可起到减*增效的作用,对于我们认识药物的性能功效也很有帮助。现将常用的“角药”介绍如下。
杏仁、白蔻仁、薏苡仁
此三味为三仁汤主药,方中杏仁宣利上焦肺气,盖肺主一身之气,气化则湿亦化;白蔻仁芳香化湿,行气宽中;薏苡仁甘淡性寒,渗利湿热而健脾。三仁相合,宣上畅中渗下,使气畅湿行,暑热清解,脾气健旺,三焦通畅,诸症自除。是治疗湿温初起,邪在气分,湿重于热的常用方剂。另外,此三味药还是藿朴夏苓汤的主药。
白芥子、苏子、莱菔子
由此三药组成的三子养亲汤,具有降气快隔,化痰消食的功效。本方原为老人气实痰盛之证而设,方中白芥子温肺利气,快隔消痰;苏子降气行痰,止咳平喘;莱菔子消食导滞,行气祛痰。三药均能行气,皆属治痰理气之常用药,合而用之,可使气顺痰消,食积得化,咳喘得平。临床应用时,观其何证居多,则以何药为君,其效尤佳。张秉成《成方便读》“三者皆治痰之药,而又能于治痰之中各逞其长。食消气顺,喘咳自宁,而诸证自愈矣,又在用者之的宜耳。”
玄参、麦冬、生地*
由此三药组成的增液汤,具有滋阴清热,润燥通便之功。方中以玄参咸寒润下为君,伍以麦冬之甘寒滋润,生地之滋阴壮水。三者均属质润多汁之品,合用共奏滋阴清热、润燥通便之功。《温病条辨》“麦冬主治心腹结气,伤中伤饱,胃络脉绝,赢瘦短气,亦系能补能润能通之品,故以为之佐。生地亦主寒热积聚,逐血痹,用细者,取其补而不腻,兼能走络也。三者合用,作增水行舟之计,故汤名增液,但非重用不为功。”吴塘说“阳明温病,无上焦证,数日不大便,当下之,若其人阴素虚,不可行承气者,增液汤主之。”
人参、麦冬、五味子
由此三药组成的生脉散,具有益气生津,敛阴止汗之功效。汗为心液,若汗出过多,易亏心阴。气为肺所主,故自汗过多必耗气,亦即损肺。本方以人参甘平补肺,大扶元气为君;以麦冬甘寒养阴生津,清虚热而除烦为臣;五味子酸收敛肺止汗为佐使。吴谦等“夫暑热伤肺,肺伤则气亦伤矣。故气短、倦怠而喘咳也。肺主皮毛,肺伤则失其卫护,故汗出也。热伤元气,气伤则不能生津,故口渴也。是方君人参以补气,即所以补肺。臣麦冬以清气,即所以清肺。佐五味以敛气,即所以敛肺。”吴昆云“一补、一清、一敛,养气之道备矣。名曰生脉,以脉得气则充,失气则弱。”李杲谓“夏月服生脉饮,加*芪、甘草,名生脉保元汤,令人气力涌出,更加当归、白芍,名人参饮子,治气虚喘咳,吐血衄血,亦虚火可补之例也。”
附子、干姜、炙甘草
由此三药组成的四逆汤,具有回阳救逆之功效。症见四肢厥逆,恶寒倦卧,呕吐不渴,腹痛下利,神衰欲寐,舌苔白滑,脉象微细。《素问·厥论》曰“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以咸泻之,以辛润之,以苦坚之。”“寒淫所胜,平以辛热,佐以苦甘,以咸泻之。”用大辛大热之附子为君药。附子纯阳有*,为补益先天命门真火之 要剂,通行十二经,生用尤能迅达内外以温阳逐寒。干姜温中焦之阳而除里寒,助附子伸发阳气,为臣药。生附子有大*,与干姜同用,其性峻烈,故又用益气温中之炙甘草为佐药,既能解*,又能缓解姜、附辛烈之性,合而回阳救逆,又不致有暴散之虞,故方名“四逆”。此三味药,若加重干姜用量,则为通脉四逆汤。此外,这三味药还是四逆加人参汤、回阳救急汤的主药。
参考文献:
[1]杨建宇,孙文*,李彦知,王兴.中医孙光荣教授临床善用“角药”经验点滴[C]//.第四届中医药继续教育高峰论坛暨中华中医药学会继续教育分会换届选举会议论文集,:-.
注:方药使用请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