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苏为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势强,抗病性好,其根、茎、叶和种子均可入药,嫩枝嫩叶具特异芳香,可作调味佐料和蔬菜食用,是优良的出口创汇蔬菜,高40-90厘米,单叶对生,叶片宽卵或圆卵形,长7-21厘米,宽4.5-16厘米,基部圆形或广楔形,先端渐尖或者尾状尖,叶片正反面全为紫色,有特异芳香,味浓,可用作芽菜和食用叶片,是日韩料理的重要原料。
栽培要点:
长江流域及华北地区可于3月末—4月初露地播种,也可育苗移栽,6-9月可陆续采收,保护地9月—翌年2月均可播种或育苗栽种,11月至翌年6月收获。直播一般采用条播或撒播亩用种量2公斤,育苗移栽亩用种量克。
营养价值:
紫苏叶具有特异的芳香,具有杀菌防腐的作用。紫苏叶可以生食和腌菜,紫苏根、茎、叶、花、萼及果实均可入药,有散寒、理气、健胃、发汗镇咳、祛痰利尿、净血镇定等作用,并能治疗外感风寒、头痛、胸闷等症。
紫苏汁液可供糕点、梅酱等食品染色之用,是天然色素原料。嫩叶还可生食、炒食、做汤、制酱,植株可腌渍,茎、叶、花萼、及果实均可入药,有散寒、理气、解鱼蟹*的作用,可治疗风寒感冒等症。除含维生素和矿物盐类较高外,还含有紫苏醛、紫苏醇、薄荷醇、丁香油酚、白苏 等有机化学物质,据特异芳香,有杀菌防腐作用。
:
紫苏性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种子在地温5摄氏度以上时即可萌发,适宜的发芽温度18~23摄氏度。苗期可耐1~2摄氏度的低温。植株在较低的温度下生长缓慢。夏季生长旺盛。开花期适宜温度是22~28摄氏度,相对湿度75%~80%。较耐湿,耐涝性较强,不耐干旱,尤其是在产品器官形成期,如空气过于干燥,茎叶粗硬、纤维多、品质差。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广,在较阴的地方也能生长。
一、原料:
1.主料:紫苏嫩叶克。
2.调料:精盐、味精、酱油、麻油。
二、制法:
将紫苏叶洗净,入沸水锅内炉透,捞出洗净,挤干水分。切段放盘内,加入精盐、味精、酱油、麻油,拌匀即成。按:紫苏叶含有多种营养成分,特别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C、B2。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有助于强增人体免疫功能,增强人体抗病防病能力。紫苏叶具有发表、散寒、理气的功效。此菜适用于感冒风寒、恶寒发热、咳嗽、气喘、胸腹胀满等病症。健康人食用能强身健体、泽肤、润肤、明目而健美。气表虚弱者忌食。
1.准备食材:排骨克,紫苏叶,姜蒜,耗油,即各种调料若干。
2.排骨洗净沥干水,加入除蚝油外的所有调料。
3.搅拌均匀后腌制10分钟。
4.紫苏摘去老叶和梗,洗干净。
5.紫苏切成碎片备用,大蒜去皮拍碎,姜去皮切成片。
6、热锅下油,油热后放入姜片爆香。放入排骨。
7、煎至六成熟,铲起备用。
8、锅洗净,再下油,加入拍碎的蒜头和剩余姜片,爆炒。
9、炒至香味四溢时,倒入紫苏稍炒几下。
10、将铲起的排骨回锅。
11、翻炒几下,加入蚝油,盖上锅盖局3分钟,即可上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