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学一药紫苏

怎样治白癜风 http://www.wxlianghong.com/

紫苏

来源

为唇形科植物紫苏的茎叶。

相关名

桂荏、白苏、赤苏、红苏、黑苏、白紫苏、青苏、苏麻、水升麻等。

产地

分布于中国、不丹、印度、中南半岛、印度尼西亚(爪哇)、日本、朝鲜。中国各地广泛栽培。紫苏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在排水较好的砂质壤土、壤土、黏土上均能良好生长,适宜土壤pH值6.0-6.5。较耐高温,生长适宜温度为25℃。

采收加工

以采收嫩叶食用者,可随时采收或分批收割。紫苏成品叶采收标准宜为宽12厘米以上的完整、无病斑叶片。一般始采期为5月下旬6月初,在植株具4-5对真叶时采收。采收盛期每3-4天采收1对叶,其他时期每6-7天采收1对叶,可持续采收天。每株平均可采收20-22对成品叶,每平方米成品叶产量千克。

采收种子者,应及时采收,防止种子自然脱粒,宜在40-50%的种子成熟时一次性收割,晾晒3-4天后脱粒。每平方米种子产量可达50千克。

以采收药材为目的者,分苏叶和苏梗2种。苏叶宜在夏、秋季节采收叶或带叶小枝,阴干后收贮入药;亦可在秋季割取全株,先挂在通风处阴干,再取叶入药。苏叶以叶大、色紫、不碎、香气浓、无枝梗者为好。苏梗分为嫩苏梗和老苏梗,6-9月采收嫩苏梗,9月与紫苏籽同时采收者为老苏梗。采收苏梗时,应除去小枝、叶和果实,取主茎,晒干或切片后晒干。苏梗以外皮紫棕色、分枝少、香气浓者为好。

性味归经

其性温,味辛。

图片

功能与主治

紫苏可供药用和香料用。入药部分以茎叶及子实为主,叶为发汗、镇咳、芳香性健胃利尿剂,有镇痛、镇静、解*作用,治感冒;梗有平气安胎之功;子能镇咳、祛痰、平喘、发散精神之沉闷。叶又供食用,和肉类煮熟可增加后者的香味。种子榨出的油,名苏子油,供食用,又有防腐作用,供工业用。

用法用量

煎服,一次常用量6~9克。不宜久煎。

注意事项

气虚咳嗽、阴虚咳喘、脾虚便秘者忌服。

-end-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suzia.com/bzzz/75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