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定期召开家庭会议是一种简单实用的亲子策略:
有具体事宜需要商讨时可以培养孩子能力,没有事儿单纯地聊聊天也可以促进情感的交流。
只可惜,国内的家庭还鲜有这样的意识和习惯。不过没有关系,任何惯例的接受和形成都得慢慢来。
关于家庭会议,我们不妨先来听听下面这位父亲的经验分享。
1让孩子向服务员确认订位大多数会议都是为了讨论要去哪里玩、到哪家餐厅吃饭。当大家 敲定完餐厅,我就对孩子们说:“由你们负责打电话跟餐厅订位。”
那时老大才上小学,弟弟妹妹们不用说了,年纪更小,但我还是坚持由他们去预约订位。
于是,他们只好战战兢兢地拿起话筒,告诉对方全家用餐的日期、时间、人数。
现在想想,当餐厅接到这样的订位电话,会不会觉得是小朋友恶作剧?幸好没发生什么误会。
到了餐厅门口,我也会让小孩自己出面向服务生确认订位。在一般家庭,通常都是父母一手包办这些事,但我还是坚持,有些任务,孩子真的可以独立完成。
2换工作前挨个询问孩子的意见印象比较深的一次,是我们还住在美国花园新城的时候。
当时我正考虑转换跑道,离开美国休斯飞机公司,准备回台湾到光启社,那次会议地点定在楼下公园的喷水池边,我问太太及孩子们:“我想换工作到光启社,你们说好不好?”
我请他们每个人都发表意见,最小的儿子那时候才大班,但一样有发言权。
其实当年要放弃飞机公司的工作回台湾光启社,两个工作的性质、薪水差距都很大,所以开家庭会议,除了征询家人的意见,也是希望借此舒缓一下心理压力。
说实在的,那会儿孩子都小,对于父亲想要换工作一事,能表示什么意见?
不过,我还是郑重其事地让他们挨个儿发表意见。多年后他们长大成人,却都还记得全家曾经一起在喷水池旁开会,讨论爸爸是否换工作的话题。
3让孩子用一个字形容你我们开家庭会议的方式很多元。
有一回我看一份英文数据里提到,开烛光家庭会议的效果比较好,所以偶尔我们就会点蜡烛来增加气氛。
我们也曾玩过游戏,让每个人只能用一个字来描述对彼此的感觉。
在这个过程中你会非常惊讶,别以为孩子年纪小,什么都不懂,天真无邪的小朋友,观察力往往是非常敏锐而正确的。
例如有一次,小儿子黑立行就用一个字形容姐姐黑立琍,他说姐姐是“变”,他这个字一说出来,全家都拍案叫绝。
立琍很聪明,虽然她的聪明没有用在读书上,但她的反应快却是全家公认的,立琍点子多,黑立行经常应接不暇,所以他说出“变”时,大家都觉得一针见血、非常 。
家长不妨和孩子试试这个小游戏,每个人用一个字来形容自己的家人,父母们看看自己的孩子用哪一个字形容你,或是先生用哪一个字形容太太,这是非常好玩的一个游戏,你们也许会对彼此的答案大感意外呢!
4和孩子一起游戏至关重要父母和孩子们相处,除了开家庭会议外,和他们有共同的嗜好,例如一起运动,像打篮球、打乒乓球,或是一起玩现在年轻人中最in(流行)的网络游戏和电动玩具等,都是很好的方法。
让动态的互动多一些,不要只是和孩子一起看电视,上述方法都能增加亲子间的亲密感。
我六十岁生日时,全家一块儿聊天,聊到乒乓球,因为我和四个孩子住在美国的时候,车库摆了一个乒乓球桌,孩子们和我打球,从来打不赢我。
他们很爱打乒乓球,但只要我一上场,就将他们杀得片甲不留!
他们觉得很奇怪,爸爸怎么这么会打乒乓球?我总是开玩笑地告诉他们,其实这是我用青春换来的,因为我都没在读书啊,是打乒乓球长大的!
篮球也是另一个我很喜欢的运动,我和孩子们一起打篮球,虽然我的年纪比他们大得多,一转身还会不小心摔倒,但我三步上篮、投篮等基本动作仍非常不错,这也让孩子们相当惊讶。
另外,我也很喜欢带孩子们一起到外面餐馆吃饭,我太太曾经问过我:“干吗不在家里吃饭,老是爱上馆子?”
其实这是另一种争取和孩子互动的方法,因为上馆子吃饭,就等于是全家人一定要坐在一块儿吃饭谈话,大伙儿不能乱跑,所以我通常会在吃饭的时候和孩子们谈谈话,而且每个人都有轮流讲话的机会,这也是增进全家人感情的好方法。
台湾地区前教育部门负责人*曾说过,在台湾长大的孩子成天被父母、老师逼着学习、考试,到美国留学也是认真苦读, 当上工程师;但他的孩子在美国受教育,却每天打篮球,长大后也同样是工程师,比较之下,似乎有些讽刺。
不妨趁着孩子还小,我们能够陪伴左右,大家一起多做些事情,这些以后都会变成美好的回忆。
本文作者黑幼龙,文章来源于少年商学院。
欢迎在留言处留言,发表您的看法!
点击阅读原文,可以通过关键词搜索相关文章!
黑幼龙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