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苏叶解表散寒行气和胃

医院订阅哦!

药补不如食补

治病不如防病

紫苏别名:桂荏、白苏、赤苏等;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具有特异的芳香,叶片多皱缩卷曲。嫩枝紫绿色,断面中部有髓,气清香,味微辛。紫苏叶是一种在中国南方湛江吴川地区广为使用的美味的调味品,人们常常用它的叶子来做菜,

紫苏叶能散表寒,发汗力较强,用于风寒表症,见恶寒、发热、无汗等症,常配生姜同用;如表症兼有气滞,有可与香附、陈皮等同用。行气宽中紫苏叶用于脾胃气滞、胸闷、呕恶。

温,辛,归脾、肺、大肠经。

1、《别录》:"主下气,除寒中。"

2、孟诜:"除寒热,治冷气。"

3、《日华子本草》:"补中益气。治心腹胀满,止霍乱转筋,开胃下食,并(治)一切冷气,止脚气。"

4、《本草图经》:"通心经,益脾胃。"

5、《履巉岩本草》:"止金疮出血;疗痔疾,煎汤洗之。"

6、《滇南本草》:"发汗,解伤风头痛,消痰,定吼喘。"

7、《纲目》:"行气宽中,消痰利肺,和血,温中,止痛,定喘,安胎。"

8、《本草逢原》:"能散血脉之邪。"

1、紫苏在中国常用中药,而日本人多用于料理,尤其在吃生鱼片时是必不可少的陪伴物,在中国少数地区也有用它作蔬菜或入茶。紫苏叶也叫苏叶,有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的功能,主治风寒感冒、咳嗽、胸腹胀满,恶心呕吐等症。

2、表症而兼见胸闷呕吐症状的,很是适宜;或无表症而有气滞不畅症状的,也可用于宣通。如配藿香、陈皮则解表和中,配半夏、厚朴则解郁宽胸。

3、用于感冒风寒。紫苏能散表寒,发汗力较强,用于风寒表症,见恶寒、发热、无汗等症,常配生姜同用;如表症兼有气滞,有可与香附、陈皮等同用。

4、用于胸闷、呕恶等症。紫苏用于脾胃气滞、胸闷、呕恶,不论有无表症,均可应用,都是取其行气宽中的作用,临床常与藿香配伍应用。

1、治伤风发热:苏叶、防风、川芎各一钱五分,陈皮一钱,甘草六分。加生姜二片煎服。(《不知医必要》苏叶汤)

2、治卒得寒冷上气:干苏叶三两,陈橘皮四两,酒四升煮取一升半,分为再服。(《补缺肘后方》)

3、治咳逆短气:紫苏茎叶(锉)一两,人参半两。上二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日再。(《圣济总录》紫苏汤)

4、治伤寒啘不止:赤苏一把,水三升,煮取二升,稍稍饮。(《补缺肘后方》)

5、治胎气不和,凑上心腹,胀满疼痛,谓之子悬:大腹皮、川芎、白芍药、陈皮(去白)、紫苏叶、当归(去芦,酒浸)各一两,人参、甘草(炙)各半两。上细切,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葱白七寸,煎至七分,空心温服。(《济生方》紫苏饮)

6、治乳痈肿痛:紫苏煎汤频服,并捣封之。(《海上仙方》)

7、治金疮出血:嫩紫苏叶、桑叶,同捣贴之。(《永类钤方》)

8、治攧扑伤损:紫苏捣敷之,疮口自合。(《谈野翁试验方》)

9、治蛇虺伤人:紫苏叶捣汁饮之。(《千金方》)

10、治食蟹中*:紫苏煮汁饮之。(《金匮要略》)

11、治寒泻紫苏叶15克,水煎加红糖6克冲服。

12、解食鱼、鳖中*:紫苏叶60克,煎浓汁当茶饮,或加姜汁十滴调服。

13、子宫下垂:紫苏叶60克,煎汤熏洗。

赞赏

长按







































白癜风初期好治疗吗
乌鲁木齐治疗白癜风 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suzia.com/bztp/46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