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老人一辈子没住过院,黑发比儿子还

老话儿常说“人食五谷孰能无病?人食烟火怎能无痛?”通俗点说,就是人活着,谁还没有个头疼脑热?

不过,湖北就有一位老人,岁了一辈子没住过院,黑发比儿子还多!这位老人名叫陈国清,湖北人。据《楚天快报》报道,老人出生在清朝光绪年间,多岁,家中五世同堂,黑发比自己儿子还多!现在老人依然声音洪亮,身体健康,没有任何慢性病。

她的养生方法可以说是非常有讲究的,小编看完都非常佩服!

▲岁老人陈国清

1每天就吃两顿饭,再好也不多吃

由于解放前生活困苦,陈国清老人多年来养成了特殊的生活习惯——每天只吃两顿饭。一般早上8~9点吃早饭,中午2~3点吃第二顿饭,晚上不吃。如果晚上实在饿,也只吃一点饼干。

其实“每天2顿饭”的做法从古就有。我们的古人只吃两顿饭,不吃晚饭。中医和佛教都说:“过午不食”。所谓“午”,就是中午11~13点,过了下午2点就不能再吃饭了。

虽然有“过午不食”的说法,但专家并不是让大家真的不吃晚饭,而是提倡晚饭要少吃一点,吃个半饱、七分饱足矣。晚上吃得太撑,确实对健康不利。

2粥才是天下 补,每天喝四宝粥

陈国清由于高寿,目前牙口不太好。从很早的时候就坚持每天都喝“四宝粥”。四宝粥以大米为主,配以红豆、玉米粉、红枣,也可以再配上一些燕麦片、小米、红薯等,再用高压锅压得稀烂,这就是老人的早餐。

说到“天下 补”,其实恰恰是我们最常喝的粥!《周书》中就提到“*帝蒸谷为饭,烹谷为粥。”清代 医学家王士雄在他的著作中称粥为“天下之 补物”。

有意思的是,不仅中国人认为喝粥养生,美国哈佛大学一项历时14年多、有10万多人参与的大型研究也发现,每天一小碗粥可能是健康长寿的关键!

这项年初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内科医学》上的研究指出,每天食用约28克的全谷物,约等同于1小碗的燕麦粥,整体死亡率就能降低5%,心脏病死亡率更可减少9%!

3肉吃太多难长寿,每餐吃肉不超3块

老人的中餐更是简单,主要是蔬菜,每1~2天才做一点肉类。不过严格的是,老人每餐吃肉在3块以内。老人从不吸烟,以前年轻时偶尔喝一点点酒,现在则是烟酒不沾。由于合理的膳食,老人现在没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

研究发现对于长寿老人来说,肉更像是一种佐料,每周一两次,量很少,他们以蔬菜等植物性食物为主。而现代人高血脂、高血压、脂肪肝、血管堵塞都与肉类吃得太多有关!

4想长寿不能懒,让人伺候不是好事

陈国清老人一生爱运动,因此一些疾病也远离她。即使已经多岁高龄,她仍然坚持做力所能及的运动。

走进老人的房间,虽然较为简陋,但是异常整洁,各种杂物摆放得井井有条。老人生活基本能够自理,每天晚上都要用热水泡脚。自己能拖地扫地,换下的外衣交给儿子洗,但内衣、秋衣还是老人自己洗。

5一辈子没住过院,能吃药就不打针

老人家一辈子没有得过大病,医院,虽然现在牙口不好,而且眼睛也不太好,但对于岁的老人来说,能保有现在的健康状况,确实难能可贵。

陈国清老人养生方法还有一个独特之处,那就是如果得了小病,能吃药就不打针。老人认为医院打针,容易产生抗药性,以后不好治疗。

同样很多专家也建议,能口服吃药就不打针,能打针就不输液。甚至一些感冒等小毛病,还建议大家不要乱吃药物,让其自愈,锻炼自己身体的自愈能力。

6没有好心态,吃什么药都白费

老人除了注重养生,心理平衡也是长寿秘诀。老人一生从清朝到民国再到新中国,见证了巨大的社会变迁,但一直保持一颗平常心。以前生活贫困的时候,懂得感恩;现在生活过好了,也不羡慕别人,安于现状,保持平和的心理状态。

现在很多人有了房子,要车子,有了车子要大房子,如果心态不好,身体自然也不会好到哪去。有时候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比任何神药都好用得多!

觉得不错,底部随手点赞哟↓↓

本文参考资料:年10月20日楚天快报《陈国清一家三代人都长寿》、健康时报等文。

版权声明:欢迎分享!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如需内容合作请致电:-

值班主任:杨小明 本期编辑:鲁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suzia.com/bzyt/131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