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苏子,为唇形科植物紫苏的干燥成熟果实。功效降气消痰、止咳平喘、润肠。临床用名有紫苏子、炒紫苏子、蜜炙紫苏子、紫苏子霜。
性味:味辛,性温
归经:归肺、大肠经
功能:降气消痰、平喘、润肠
主治:痰壅气逆、咳嗽气喘、肠燥便秘,解表散寒、行气和胃,风寒感冒、咳嗽气喘、妊娠呕吐、胎动不安,鱼蟹中*
1.《别录》:"主下气,除寒中。"
2.《药性论》:"主上气咳逆。治冷气及腰脚中湿风结气。"
3.《日华子本草》:"主调中,益五脏,下气,止霍乱、呕吐、反胃,补虚劳,肥健人,利大小便,破症结,消五膈,止咳,润心肺,消痰气。"
4.《本草衍义》:"治肺气喘急。"
5.《纲目》:"治风顺气,利膈宽肠,解鱼蟹*。"
6.《本草通玄》:"治蛇犬伤。"
禁忌肺虚咳喘,脾虚滑泄者禁服。
1.紫苏子可增强学习记忆功能。
2.紫苏子有降血脂作用。
3.紫苏子有降血压作用。
4.紫苏子有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
5.紫苏子有防腐、抗氧化作用,可用于食品和药物的长期贮存。
6.紫苏子有抗癌作用。
7.紫苏子有抑菌作用。
化学成分
紫苏子种子含蛋白质17%、油51.7%,油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亚麻酸56.8%,亚油酸17.6%。苏子种子含脂类25.7%,其中包括三酰 占0%-80%,二酰 ,一酰 ,甾醇,甾醇酯,结合脂及游离脂肪酸。结合脂中包含卵磷脂,溶血卵磷脂,单半乳糖基 二酯,脑甙脂,脑磷脂及磷酯酰丝氨酸。
食用价值
紫苏全株均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它具有低糖、高纤维、高胡萝小时素、高矿质元素等。在嫩叶中含还原糖,蛋白质, ,脂肪,胡萝卜素,维生素,维生素,尼克酸,维生素,钾,钠,钙,镁,磷,铜,铁,锌,锰,锶,硒,挥发油中含紫苏醛、紫苏醇、薄荷酮、薄荷醇、丁香油酚、白苏 等。抗衰老素SOD在每毫克苏叶中含量高达.2微克。
紫苏含有挥发性的紫苏醛等芳香物质,民间常用其去腥、增鲜、提味。《调鼎集》载:“平时将薄荷、胡椒、紫苏、葱、香橡皮、桔皮、菊花及叶同晒干,捶碎收贮。剖鱼入水,取以洗擦,不但解腥,其味尤美。”
汉代《七发》赋中的“鲤鱼片缀紫苏”有可能鱼片是生食的(周代已有鱼脍,即鱼生;东汉广陵太守陈登便嗜食“生鱼脍”),而紫苏则用来增香去腥。由于紫苏汁液是紫红色的,许多食品加工厂还将紫苏作为梅酱、腐乳等食品的染色剂。将紫苏洗净、晒干、切碎,拌入醋蘸头、五味姜、糖醋大蒜头、酸梅等,则风味别具。
紫苏还是一种高效的植物“防腐剂”。有人曾做过试验:用鲜紫苏叶包鱼、肉等易腐之食物,将其置于室内通风处,常温下这些东西可保存4—5天。此外,干紫苏还可以用来加工酱菜,现民间晒酱时仍加点紫苏用以去腥防腐。用泡菜坛泡菜时,放点紫苏叶,也可使泡菜别有风味。
紫苏作菜,一般用嫩叶凉拌或作羹、汤,或挂糊炸食。将紫苏叶、嫩梗洗净,晾干水分后切成小段,再佐以其它调辅料,吃起来别有风味。紫苏叶、紫苏子还可用来煮粥、做汤圆,或做紫苏饮。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