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推广运营求职招聘QQ群 http://liangssw.com/shishang/20005.html
3岁的甜甜(化名)前段时间因为受凉开始咳嗽,但精神状态还可以,能吃能玩,妈妈一看,也就没那么紧张了,就自行给甜甜熬了点驱寒的汤喝。谁知道甜甜喝了两天,不但没有好转,反而咳得越发剧烈起来,尤其是在晚上,医院,西医诊断为过敏性咳嗽,而中医诊断为寒饮伏肺型咳嗽,属于“咳嗽”范畴。
这种咳嗽经常反复,而且维持时间较长,时刻困扰的各位家长,关于西医的治疗方法就不展开来讲,今天主要来聊聊中医的治疗方法,首先给大家分享一个针对这种寒饮伏肺证型的咳嗽的方子——苓甘五味姜辛汤。
为什么给大家分享这个方子呢?因为苓甘五味姜辛汤出自张仲景的《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治》,原方由茯苓、甘草、干姜、五味子、细辛5味药组成,它有温阳化饮的功效,主要用于调理风寒侵袭人体、导致形成痰饮停留在肺,从而引起的咳嗽等症状。
痰饮是中医的一个概念,从广义上讲,它指的是水液输布排泄失常所导致的一种病症。
方中干姜既能温养肺气、驱散寒气,有效化除痰饮,又可以温运脾阳,有效化除湿气;
细辛,能帮助干姜加强温肺、散寒、化痰饮的功效;
茯苓健脾渗湿,既能引导孩子体内的水湿邪气从小便里面排出去,又能堵住生出水湿邪气的源头,跟干姜一起能有效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
五味子能收敛肺气,和干姜、细辛一起,能调节肺气的运化;
甘草本身就能润肺,还能调和以上药物。
根据儿童过敏性咳嗽的辩证特点,寒气入体是外因,痰饮潜伏在体内是内因。如果我们仅仅只是散寒祛邪,往往会因为寒气跟痰饮纠缠在一起而不易被外部化解;如果仅仅用化痰逐饮的方法,那么痰饮就会因为寒气凝聚在体内而不容易被化除。
所以,我们应该以散寒和化饮并重,可以酌情在原方的基础上进行加减调理,加入五味子、姜半夏、白前、桔梗、炒莱菔子,可以温肺化饮、散寒止咳,疗效非常好。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发现孩子咳嗽,出现了以下6种情况中的任意一条,医院:
1.发病年龄:月龄在4个月以内的宝宝出现咳嗽。
2.咳嗽程度:孩子频繁、连续的剧烈咳嗽,影响到了正常吃饭和休息。
3.咳嗽性质:孩子有特别低沉的咳嗽声或比较明显的痰鸣的声音,痰为*绿色带血丝且气味难闻,像此类咳嗽声音异常且声音嘶哑的情况,请尽快把孩子送诊。
4.持续时间:如果孩子咳嗽时间较长,已经连续咳嗽超过2两周且无明显好转;或虽然有所好转,但持续时间达到4周,都需要尽快送诊。
5.伴随症状:如果除了咳嗽,孩子还有发烧、喘不过气、呕吐、呼吸急促或困难、皮肤发青发紫等症状,需立即就医。
6.既往病史:如果孩子有因为进食异物被呛住,然后导致咳嗽的病史,当孩子再次发生连续咳嗽时,需立即送医。
最后提醒,中医讲究辨证,千人千方,所以还是建议大家用药的时候要经过专业医师的辩证,如果你有被儿童过敏性咳嗽的问题所困扰,可以在评论区回复数字1,或者点我的名称,进主页私信我,忙完临床工作之余,我会及时的回复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