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家楼旧时的中草药

说说周家楼的方言

周家楼的楼

周家楼的周氏家族

周家楼的庙会

题外话:

读了李法祥先生的这篇短文《周家楼旧时的中草药》,笔者不禁想到江苏省最年长中药炮制药师、在年被授予“‘金陵杨氏中药炮制技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荣誉称号的杨文琪老先生。杨老先生是地地道道从东头街走出去谋生的周家楼人,其家庭是中药世家,祖辈自清代就开始在周家楼东头街经营中药材生意并创建“恒德堂中药店”。杨老已经91岁高龄了,现在依然在南京君和堂中医馆上班,每天坚持做药熬膏,并将自己的中药炮制技术传授给徒弟们。我们为这位从周家楼东头街走出去的“老药工”点赞!

(杨文琪先生风采,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杨老的记忆深处,一定忘不了周家楼这片热土上曾经生长过的如此繁多的中草药吧,作为小辈的笔者,依稀记得儿时母亲从墙角摘来车前草,熬汤为我治咳嗽病的情景。那时我们还摘取过知了壳子卖钱,还听说过蟾蜍全身都是宝,蟾衣、蟾皮等皆可以入药。可是,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这些从前的寻常物,现在已经很难看到了。那种蛙鸣蝉叫的美好童年时光,那种没有丝毫污染、可以直接跳进去洗澡的清凌凌的家乡小河真让人怀念……(李志杰)

周家楼旧时的中草药

李法祥

周家楼的周围田野、路边、河坡等荒地生长着多种中草药,同时也有乡民专门种植中草药,采集中草药,售给县城及附近市镇的中药店。

我们的记忆中有皂荚、括蒌、半夏、蝉衣、杏仁、桃仁、苍耳草、车前草、益母草、蛇床子、地肤子、菟丝子、紫苏、凤仙、蒲公英、菖蒲等 十种,有的我们叫不上名字,专门采药的人知道,儿时的我到田野挖过半夏,到树丛中摘取过蝉衣(就是知了的壳),桃杏成熟时捡过桃核、杏核,这些药材拿到本庄药店就能卖到钱(一、两个铜板)。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当中菟丝这味药是很奇怪也很厉害的植物,它很像现在的塑料丝,鲜*的,很好看,没根没叶,它缠绕在农作物上,如*豆的茎叶上吸取营养,生长飞快,一夜能长尺把,农民恨死它了,要一点一点把它从农作物上剥除干净,有一点残留,它能继续生长蔓延,危害庄稼,使豆苗等农作物*萎、枯死,初夏时我们也跟家人去自家田地里去摘除(称为吆菟丝),扛着锄头,一垄一垄地寻找,找到一块就慢慢剥除,用篮子装好倒在河埂上,要远离庄稼。否则漏掉一两根在庄稼旁,它能迅速长得伸近并缠绕庄稼吸取营养。它是一种寄生植物。它结的子圆形,中间有点凹进去称脐,和决明子差不多大小,药用价值很大。

东头街南端的杨文采是个专门种植中草药的,他种的紫苏、白苏收购时晒干堆得像草堆。

欢迎







































如何防止白癜风的复发
北京看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suzia.com/bzzy/15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