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汤中的紫苏叶
自从做了环评人,我有了很多机会踏遍祖国的山山水水,也有了尝遍各地美食的机会。作为一个 吃货,不管野外调查条件多么艰辛,也要美美的大吃的一顿。喏,这就是我调查结束后的美食——鱼汤!满满盛一碗,尝上一口,回味无穷,鱼肉滑嫩,汤汁鲜香,实为一道 美味!年8月24日长沙县刘小芳我想你们肯定猜不到鱼汤里绿色叶子是什么东西,它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紫苏。紫苏(Perillafrutescens)为唇形科一年生直立草本植物,有香味。它的识别特征如下:1.茎四稜形,具槽;(图1)
2.叶绿色或常带紫色或紫黑色,具齿;(图1)
3.轮伞花序,密被长柔毛;花梗被柔毛;花萼钟形;花冠白色至紫红色,冠筒短,冠檐近二唇形;花期8-11月;(图2)
4.小坚果近球形,灰褐色,具网纹;果期8-12月。(图3)
图1年8月24日长沙县刘小芳
图2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3图片来源于网络
根据《中国植物志》,紫苏有1种3变种,本植物变异极大,我国古书上称叶全绿的为白苏,称叶两面紫色或面青背紫的为紫苏,但据近代分类学者E.D.Merrill的意见,认为二者同属一种植物,其变异不过因栽培而起。又白苏与紫苏除叶的颜色不同外,其他可作为区别之点的,即白苏的花通常白色,紫苏花常为粉红至紫红色,白苏被毛通常稍密(有时也有例外),果萼稍大,香气亦稍逊于紫苏,但差别微细,故将二者合并。在野外,紫苏生于湿地、路旁村野、荒地,现全国各地广泛栽培。紫苏在中国种植约有年历史,明代李时珍曾记载:“紫苏嫩时有叶,和蔬茹之,或盐及梅卤作菹食甚香,夏月作熟汤饮之”,可见紫苏在中国人的饮食中很常见。中国人用紫苏烹制各种菜肴,常佐鱼蟹食用,烹制的菜肴包括紫苏干烧鱼、紫苏鸭、紫苏炒田螺、苏盐贴饼、紫苏百合炒羊肉、铜盆紫苏蒸乳羊等。
紫苏的种子称为苏子,苏子可榨油。苏子含有35-45%的紫苏油,紫苏油富含奥米加三必需脂肪酸α-亚麻酸。由于紫苏油是一种干性油,其可用于制作涂料、清漆、油毡、墨水、漆器以及布料的防水涂层,也可以用作燃料。
除此之外,紫苏还有一定的的药用价值。宋代诗人章甫曾经写过这样一首诗:
吾家大江南,生长惯卑湿。
早衰坐辛勤,寒气得相袭。
每愁春夏交,两脚难行立。
贫穷医药少,未易办芝朮。
人言常食饮,蔬茹不可忽。
紫苏品之中,功具神农述。
为汤益广庭,调度宜同橘。
结子最甘香,要待秋霜实。
作腐罂粟然,加点须姜蜜。
由茲颇知殊,每就畦丁乞。
飘流无定居,借屋少容膝。
何当广种艺,岁晚愈吾疾。由此可见,紫苏是有一定药用价值的,而《本草新编》介绍说:紫苏叶梗,味辛,气微温,无*。入心、肺二经。发表解肌,疗伤风塞开下食,消胀满,除脚气口臭。苏子降气定喘,止咳逆,消膈气,破坚瘤,利大小便,定霍乱呕吐。紫苏虽有叶与梗、子之分,而发表解肌,止喘定呕,未尝有异。但叶与梗宣少用,而子则收多于散,亦在人临症而酌用之耳。
在现代药理的研究中,紫苏的功效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紫苏叶挥发油有镇咳作用,镇咳强度约为可待因的1/5,对组织胺所致豚鼠离体气管收缩有一定拮抗作用;
2、紫苏梗能提高小鼠子宫内膜酶活性,其作用与孕酮相同;
3、紫苏还有局部抗痒、中度局麻、防腐及驱风作用,以及升高血糖、解鱼蟹*作用;
4、苏子可增强学习记忆功能,其有效成分是紫苏子油,它能促进小鼠学习记忆功能;
5、苏子有降血脂、血压,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其有效成分是a亚麻酸;
6、苏子有抑菌作用,0.1%紫苏子油对变形杆菌、酵母菌、黑面霉菌、青霉菌及自然界中的多种细菌均有抑制作用。
小小的紫苏可谓全身是宝,诸如此类的还有决明、莲、砂仁、蕺菜等等,你们还知道那些植物也全身是宝吗?
逍遥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