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春节的味道rdquo

儿童会有白癜风吗 https://m-mip.39.net/nk/mipso_6687575.html

在城市生活了二、三十年,仍旧思念家乡的年味儿。城市过年,虽然也有城市的热闹,但和在农村的家乡比,那年的味儿,总觉得欠缺许多。

家乡的年,是在劳作和盼望中来到的。自开春起,人们春播夏种,秋收冬储,就奔着过一个好年。一年的辛勤到了年末,大致就有了眉目,因此一进入腊月,乡村的年味儿便开始显现并逐渐浓郁起来。从腊月中旬起,人们每逢进城或赶集,就开始购置干品年货,购买年画和香烛纸炮等东西。这时候,村坊的巧妇们更是忙碌。家家先要趁着天晴,把收成的糯谷碾米酿下成酒,然后就结伴帮忙,自己动手为每家每户制作农家粿点。

家乡的自产粿点是品种繁多的,除了可以随时炒作的南瓜子、葵花子外,再不济的人家也至少还要提前炒制米苏、红薯片、瑅苏、花生、粉豆等几种,更勤劳一些的人家,还会将自己收获的白苏籽、芝麻也做成饼酥。一入秋,各家各户的妇女们,就开始准备原料。她们将红薯切片煮熟后晒干用作炒薯片,将糯米蒸熟晒干用作制米苏,将米浆蒸成铜盘粉,挂竹竿上晾干再剪成小方片,那小方片透亮像玉,因此家乡人给取了个响亮的名字叫瑅苏。由于各家各户要做的品种很多,所以每到腊月中旬,她们就排好日子,结伴帮忙。她们共同把一家人要做的品种,全都在半天内做完。多数是用细细的河沙一次性就可以炒制成功的,但炒熟的*豆、糯米花、白苏籽、芝麻之类,还得用蔗糖再加工。蔗糖也是她们自己生产加工的。她们用自己在菜地套种的旱蔗熬制成 一样透亮的糖块,取个名字叫“生糖”。炒熟的*豆放在热锅里,浇一次熔化的生糖,滚一身橘皮、茴香混磨的米粉或面粉,三番五次,本来筷子头一样个头的*豆,转眼就变成了拇指般粗大的“糖兜豆”。那些糯米花、白苏籽和芝麻,也分别放热锅里煨着,淋浇上糖浆拌匀,就一并铲起放进笸箩或木格捶打夯实,然后再切成小块小块的各种饼酥。每做完一家,她们就一边品尝,一边互夸手艺好,在嘻嘻哈哈声中享受着年的初韵。

豆腐的制作也是各家各户必不可少的,家家都种植了足够的田埂豆。村坊上有两户人家拥有高超的豆腐制作技术,村坊人就按照预约,挑着收获的*豆和劈柴到作坊,自己负责推磨轧浆,由技师负责制作“游浆豆腐”。那是一门 的技法,用物理方法将豆浆中的蛋白质离析出来,油炸之后蓬松柔软,不像石膏或点卤豆腐那样,一经油炸就外皮硬帮,没有口感。村坊人称十五斤*豆制成的豆腐为一锅,家庭人口少的,做个一、二锅,多些人口的,往往会做三、四锅。做好的豆腐少部分切成小块,经开水煮熟就任其自然酶化,用于腌制腐乳,剩下的也切成小块,用山茶油炸成金*蓬松的豆腐泡,再用一口大陶缸撒盐腌着,可陆续吃到清明前后。

到了腊月中旬下,村坊人真就开始享受年味儿了,家家户户开始轮着杀过年猪。村坊人和乐,每家杀猪,都要叫上有往来人家的家长吃杀猪饭,名曰“打猪醮”。大家共享着丰收的喜悦,共话着来年的桑麻。杀了过年猪的人家,顺便把养好的鸭子也宰了,腌制腊鸭腊肉。这时候,家家基本都把山田的农活放下,开始清洗家具,拆洗被帐,整理房间,打扫院落,干干净净、整整洁洁迎新岁。

除夕之日,家家户户都兴高采烈地进入过大年的状态,安家先、挂年画、贴春联,忙得不亦乐乎。“安家先”就是在大厅的中堂,用大红纸写上“天地国亲师位”几个大字,两边还附上对子。我的家乡都是*姓,中堂两边就写着“江夏郡上昭穆祖,吉庆堂中福德神。”春联一般都由本地的文人书写,内容除了含有除旧迎新、呈祥纳福等合符农家的喜庆句子外,还少不了如:“遵自反之格言存心恕人责已,守不欺之家训励志启后承先”;“守成有限惟男通商贾妇习桑麻绵绵绳绳长不朽,职业奚多祗士理诗书农修耒耜承承从从自无穷”等格言佳句。家家户户都用大红春联把厅堂所有的柱子和里里外外的门框贴了个遍,还在所有的起居用物和大小门面贴上成双的俗称“岁纸”的红纸条,直把整个村坊打扮得红红火火,喜气洋洋。

年夜饭是一年之中最丰盛的。这天上午,家家户户都烧开大锅,先把准备好的鸡、鸭、肉、猪蹄以及目鱼干等耐烹之物放入锅中煮至半熟,落下一锅高汤,然后放入萝卜、芋子文火细煨,制成一家人中午的美餐。妇女、小孩们,个个喜笑颜开,手捧热气腾腾的高汤萝卜芋,或聚于厅中,或左邻右舍串门,你品他尝,互相攀比谁家的手艺好,厨艺精。午饭过后,谁家都不会忘记祭祀之事。每家每户都将准备好的全鸡、全鸭、全鱼、大肉等祭祀之物和盘盛好,带上香烛纸炮,竞相到社公庙、将*殿、祠堂等场所敬祀神灵、祖先,之后再到自家大厅祭祀祖宗,以表对四方神灵和列祖列宗的虔诚敬意,也祈来年平安吉庆。祭祀完成之后,各家各户便将供奉过的菜肴分切细烹,制作成一家人的除夕团圆大餐。一家人和和美美,以平时难有的文明气象,相敬如宾,共享团圆。

年夜饭后,村坊人还进入一个程序,叫“守岁”。家中长辈先是给未成年的晚辈包“压岁钱”,意为“压秽”,晚辈们过去一年所有不好的东西都到此为止,来年平安健康。之后,一家老小,聚堂而坐,围炉长谈,回顾过去,展望未来。而家庭主妇还是要忙碌一阵的,她们在洗涮完后,还要在厨房用米浆蒸制米糕,蒸熟一层加一层米浆,谓之“千层糕”,于第二天早晨一家人食用,意寓年年高。年糕蒸好,再用谷壳、锯糠等封好灶膛“岁火”,并要保证火种延至第二天天亮不灭。做完这些,再按平年12升,闰年13升,量好大年初一煮饭的大米,也称为“岁米”,意味年年连接,日子绵长。

除夕过后便是春节。在过去,一些年长的“守岁”人往往会从除夕夜坚持到大年初一凌晨,可谓“一夜连两岁,五更分两年”。大年初一凌晨放鞭炮迎新年,村坊人谓之“开门”,是村人当作非常神圣的一件事情。过去村坊上每年除夕都有安排“值年人”,初一黎明将至,家家户户的家长们便早早起床,主妇伺奉香灯,家长便将早准备好的万响鞭炮,在值年人朝天空放三枪的带领下,从自家房门开始燃放鞭炮直至厝院的大门,并将大门打开,热热闹闹将新年迎入。顿时整个村子鞭炮齐鸣,香烟绕堂。小孩儿们便成群结队抢捡未爆的炮仗,再去嬉耍。这一天,人人穿上节日盛装,相互道贺,并开始走村串户向亲戚拜年。乡村的年味儿,就这样浓浓地延续着,直到过完元宵。

乡村的年味儿是浓郁的,在这浓郁的年味儿里,凝结着乡亲们过去一年的勤劳和艰辛,也饱含着乡亲们对新一年的祈愿与期盼!

作者简介

乔夫,本名*光炎,供职于福建南平市委*法委。

重要通知:根据广大作者的要求,延长一个月,至农历的正月二十(即年3月7日)截稿;统计期为10天,至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龙抬头3月18日)出奖!

评选办法:征文将根据“文章点击率”、“打赏率”、“评委意见”进行评选;获项作品领取证书和奖品后,新媒体《行参菩提》即获得版权,结集出版时不再向作者支付稿酬。

投稿方式:要求投送Word或WPS电子版稿件,不收纸质稿件;投稿信箱为“

qq.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suzia.com/bzzy/98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