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行天下三人谈灵隐寺对联漫谈

呼和浩特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jc/140821/4453160.html

本期提要

本期嘉宾:王翼奇先生、杨启宇先生、徐战前先生

本期话题:杭州灵隐寺

灵隐寺,江南 古刹之一。灵隐寺始建于东晋咸和元年(公元年),至今已有约一千七百年的历史,为杭州最早的名刹,也是中国佛教禅宗十大古刹之一。地处杭州西湖以西灵隐山麓,背靠北高峰,面朝飞来峰,两峰挟峙,林木耸秀,深山古寺,云烟万状。开山祖师为西印度僧人慧理和尚,他在东晋咸和初,由中原云游入浙,至武林(即今杭州),见有一峰而叹曰:“此乃中天竺国灵鹫山一小岭,不知何代飞来?佛在世日,多为仙灵所隐”,遂于峰前建寺,名曰灵隐。

王:我对杭州做了一些楹联,除了白苏二公祠我自己比较满意之外,还有那个冷泉亭和飞来峰,合作了一副,我就用了我的话语:峰既能飞去来何碍?既然峰是会飞的,那飞来飞去都不要紧。飞来的可以再飞去,飞去的可以再飞来。那冷泉亭就是:泉宜可饮冷暖自知。这个是给灵隐寺作的。徐:泉既能饮?泉宜能饮?王:泉宜可饮,应该是泉应可以,但是宜更有味道。宜就是应嘛。徐:上联是峰既能飞去来何碍?不碍事。王:这样我是带着禅意了。因为那是佛国的地方嘛,有禅的味道。刚开始我认为我也是学苏东坡。要包容,要多元的包容。飞来飞去都可以。冷的可以,暖的也可以,只要没有污染。最近是给一个财神庙(作对联),北高峰的财神庙,它也是以佛寺的形式出现,叫灵顺寺。杭州一个大书法家叫鲍贤伦,要给他们写对联。书法家只写字不作对联,叫我作,我就给作了一副。“灵顺”,我把这两个字嵌进去了,后面讲了两句比较有味道的话“灵境在心,还应上下求索”。因为这个北高峰还是要靠索道上下的。当然也指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但是呢,不要认为你只有个很灵动的心,还要奋斗,求索,追求。这个地方恰恰也要靠索道上下的。我两个意思都有。下联:“顺时从事”,我这个财神庙我还是要针对求财的企业家的。这样讲的:你要顺时从事啊,不要违背时代的,“自能左右逢源”。杨:挺好挺好。徐:自能?王:自然就能左右逢源。顺时处事啊。这个时包括发财的时机嘛。这个发财是有时机的呀。要抓住时机。杨:逢源,财源。王:上下求索,左右逢源。成语对成语。这个源马上就想到财源滚滚。当然这个财源不要乱想啊,不是老板要裁员,裁员了,滚滚滚。这个裁员滚滚是开玩笑。这副财神庙联尽管平仄我有点违背了。为什么?上下求索是仄仄仄仄。杨:无所谓了。徐:我还要请教一个,王先生。我听杨先生讲对联并一定要求平仄。这个我要问下。但我看很多名联平仄是讲究的。王:我跟你讲,这个平仄当然是要讲究的,但如果说有一种很自然的引用,像上下求索,你改成上下追寻?杨:索道就没有了。王:索道没有了,而且上下求索是有名的。楚辞的名句,你改它干嘛?杨:一个是名句,二一个是双关。而且我们再讲一个 的话,联在分类上属于文,很多联没有押韵,也不强调平仄。王:它如果讲是古文句式联,比如是“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有寡妇遇鳏夫而欲嫁之”,这是两句古话,那平仄就不管了。自然的两句,句式相同,就对了。杨:联分类是属于古文,所以平仄不是 的,原则上是还讲的。王:包括我昨天讲的不要叠平叠仄,但偏偏我就叠平叠仄:麟兮凤兮,回也由也。徐:上联应该是回也由也。王:如果是这样就没有意思了。因为我首先要定位孔夫子。孔夫子你真是麒麟啊,你真是凤凰啊。但这里不单是赞美,我用了麟、凤两个字不单是赞美,还有惋惜的意思,为他感慨。你是麒麟生不逢时。“此非其时来何求。”“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已而,已而!”杨:出处,而且是有出处的。王:有出处的。两个出处是跟孔子大有关系。一个是孔子自己的《获麟歌》,他作的。他看到麒麟被打死了,很伤心。第二个是凤凰。人来讽喻他的。算了算了,别再闹了。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刚好麟和凤是两个匹配的平等的意象,聚焦在一个孔子身上太恰当了。“回也,由也。”主要是强调了影响、效果。因为是布衣行教像。杭州孔庙的原来的孔子的像是布衣行教的。很真实的孔子的形象。所以我就出现了在跟颜回、子由等一大帮学生不断对话的形式。当然也包括感叹。回也死,子哭之恸,包括这个贤哉回也,再一个一箪食一瓢饮……这些都是一部论语。回也由也出现最多,也最重要。当然我作对联只能是把两个代表性的人物拎出来。那他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我一个个列名单怎么办?不可能。徐:所以您 意思是?王:不是我这还有个解释吗?我的节奏点在麟、凤、回、由,四个实词,兮、也都是虚词。我的节奏实际上你可以理解为上联是麟,凤;下联是回,由。这可不就是仄起平收。徐:多数是仄起平收。杨:原则上是要的。灵隐寺宋之问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题灵隐寺红辛夷花戏酬光上人白居易紫粉笔含尖火焰,红胭脂染小莲花。芳情香思知多少,恼得山僧悔出家。夏日登灵隐寺后峰方干绝顶无烦暑,登临三伏中。深萝难透日,乔木更含风。山叠云霞际,川倾世界东。那知兹夕兴,不与古人同。寄杭州灵隐寺宋震使君贯休罢郡归侵夏,仍闻灵隐居。僧房谢脁语,寺额葛洪书。月树獮猴睡,山池菡萏疏。吾皇爱清静,莫便结吾庐。早秋寄题天竺灵隐寺贾岛峰前峰后寺新秋,绝顶高窗见沃洲。人在定中闻蟋蟀,鹤从栖处挂猕猴。山钟夜渡空江水,汀月寒生古石楼。心忆悬帆身未遂,谢公此地昔年游。酒泉子潘阆长忆西山。灵隐寺前三竺后。冷泉亭上几行游。三伏似清秋。白猿时见攀高树,长啸一声何处去。别来几向画阑看。终是欠峰峦。题灵隐寺山顶禅院綦毋潜招提此山顶,下界不相闻。塔影挂清汉,钟声和白云。观空静室掩,行道众香焚。且驻西来驾,人天日未曛。游灵隐寺得来诗复用前韵苏轼君不见,钱塘湖,钱王壮观今已无。屋堆*金斗量珠,运尽不劳折简呼。四方宦游散其孥,宫阙留与闲人娱。盛衰哀乐两须臾,何用多忧心郁纡。溪山处处皆可庐, 灵隐飞来孤。乔松百丈苍髯须,扰扰下笑柳与蒲。高堂会食罗千夫,撞钟击鼓喧朝晡。凝香方丈眠氍毹,绝胜絮被缝海图。清风时来惊睡余,遂超羲皇傲几蘧。归时栖鸦正毕逋,孤烟落日不可摹。立秋日祷雨宿灵隐寺同周徐二令苏轼百重堆案掣身闲,一叶秋声对榻眠。床下雪霜侵户月,枕中琴筑落阶泉。崎岖世味尝应遍,寂寞山栖老渐便。惟有悯农心尚在,起瞻云汉更茫然。灵隐前一首赠唐林夫苏轼灵隐前,天竺后,两涧春淙一灵鹫。不知水従何处来,跳波赴壑如奔雷。无情有意两莫测,肯向冷泉亭下相萦回。我在钱塘六百日,山中暂来不暖席。今君欲作灵隐居,葛衣草履随僧蔬。能与冷泉作主一百日,不用二十四考书中书。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suzia.com/bzzz/124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