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医院电话 http://baidianfeng.39.net/
顿咳
镇咳散
江育仁经验方。
蜈蚣,甘草。
痉挛性咳嗽,百日咳。
上药按1:1比例研磨为粉末,制成散剂。1~3岁每次服0.5~1g,4~6岁每次服1.5~2g,7~12岁每次服3g。每日2次。
外感咳嗽、痰湿、痰热咳嗽不宜服用。
痉挛性咳嗽减轻或消失。
本方功用为镇咳解痉。蜈蚣能息风、通络、止痉,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蜈蚣有镇静、抗惊厥的作用;甘草,甘能缓急,且具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故能止咳平喘。两药配伍能解痉镇咳,专治痉挛性咳嗽。
【整理人)郁晓维。
五子镇咳汤
朱良春经验方。
天竺子、白苏子、车前子各6g,甜孝苈子4g,六轴子1g,百部8g,甘草3g。
镇咳降逆。
百日咳。
朱良春。
顿咳方
王烈经验方。
白屈菜(又称山*连、断肠草)10g,百部10g,天冬8g,北沙参8g,白前6g,川贝母3g。
小儿百日咳。
上药水煎两次,首次用冷水,二煎用开水。将两次药汁混合再加热浓缩至60毫升,备用。
每次于饭前服20毫升,1日3次,8天1疗程。可以加白糖送服。
曾报道用本方治疗1~3岁百日咳60例,全部有效,其中治愈者39例。
王烈。
痉咳静散
李乃庚经验方。
炙百部3份、蜈蚣5份、甘草2份。
润肺祛痰,解痉镇咳。
百日咳、类百日咳综合征及各种痉挛性咳嗽。
上药烘干,共研细末,瓶储密封备用。1周岁内婴儿每次服0.1g,每天服3次。其他年龄段小儿服用,每增加1岁,服用量增加0.1g,亦为每日3次。
~年,对32例类百日咳综合征作疗效观察,总有效率达84.1%。近10医院药厂制成片剂,供临床使用,疗效确切。
肺气肃降,肝气升发,一升一降,互相制约,相安无事,一旦肺气上逆而咳,不能肃降,肝木无制,风火偏盛,上弄犯肺,而成痉咳,咳则面色涨红,咳声成串,阵阵发作,甚则胃气亦随之上逆,呕吐痰涎。可见痉咳者,其咳在肺,其制在肝,即所谓“鸣声在钟,撞钟在木”。故方中用蜈蚣为主药,入肝经,息风止痉,平肝镇咳;辅以炙百部温润肺气、化痰,善治久咳;佐以甘草,润肺止咳,且甘能缓急。三药同能解痉镇咳,对各种阵发性、痉挛性咳嗽有良好的作用。
临床上还可以根据病情配合汤剂,进行辨证治疗。如痉咳日久,气阴两伤,面色少华,夜眠盗汗,舌红少苔,可用止嗽饮加减煎服,药用*芪、*参、杏仁、大麦冬、玉竹、炙百部、炙冬花、炙紫菀、枸杞子等。若咳嗽剧烈有气上逆,咳则呕吐,痰游移不定,可用旋覆花、青礞石、姜竹茹、制半夏、大麦冬、炙百部、陈皮、甘草等同时煎服。
【整理人)李乃庚。
百日咳方
徐迪三自拟方。
桑白皮、杏仁、*芩、炙百部、天竺子各9g,生石膏30g,天浆壳(又称天将壳、萝摩荚)4只。
百日咳痉咳期。症见咳嗽阵作,痉咳痰黏不易咳出,或痰中带血,咯血,口唇干燥,咽赤,舌苔*质红,脉象滑数。
取毫升水,先将石膏煎30分钟,然后倒入其他药物,煎至毫升为头汁,再加水毫升煎至毫升为二汁。每日1剂,分3~4次服。如晚上阵咳剧烈者,可将二汁留在睡前及半夜服。
某女,2岁。顿咳近月,连续性痉咳,每日20余次,每次阵咳5~10分钟,咳后有深长的小鸡啼样吸气声,咳剧时呕吐黏痰,痰中带血,曾用胆汁片及氯霉素及其他中西药物无效,苔少舌红,脉滑数。本方加旱莲草20g,藕节9g,3剂,水煎服。二诊:痉咳大减,每日阵咳减少至7~8次,每次3~5分钟,痰已松畅,呕吐、咳血已止,原方续服4剂。三诊:咳嗽已基本控制,仅晚上偶有1~2次,再以前方去旱莲草、藕节,加麦冬、南沙参各9g,3剂。四诊:咳嗽已止,顿咳已经痊愈。
徐迪三,医院。
小儿百茅汤
李少川经验方。
炙百部12g,鲜茅根30g,生紫菀、麦冬各10g,*精6g,川贝母、旋覆花各5g,代赭石15g,知母9g,枇杷叶10g。
百日咳痉挛期。
上述药量为3~6岁小儿1天汤剂量。先以凉水浸泡半小时,煎为~毫升,分3~5次温服。
年报道,以此方为主随症化裁,治疗57例小儿百日咳,服药8~15天痊愈者30例,服药4~8天中断治疗好转者18例,经服药3~4天无明显进步者9例。
中国当代名医验方选编,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本次转发完全公益,无任何经济利益,纯属传承发扬中医的正能量,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学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