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节气养生南国似暑北国春

节气简介

/05/05

立夏时节,自然界的变化是阳气渐盛,阴气渐微,相对人体脏腑来说,肝气渐弱,心气渐强。中医认为,心在五行之中属“火”,为夏季主时之脏,与暑热之气相通,主管人的精神活动。但是因为夏季暑热之气易亢而为邪,反过来扰乱心神,常导致心病,引起心神不安、心悸失眠、头昏目眩、烦躁不安等症状,所以立夏宜注重养心。

饮食养生

立夏时节的饮食养生原则是增酸减苦,助肝调胃,养心安神。此时饮食宜清淡,以低脂、易消化、富含 为主。多吃蔬果,粗粮。平时可多吃茯苓、麦冬、小枣、莲子、百合、竹叶、柏子仁等,都能起到养心安神的作用。

另外鱼、鸡肉、瘦肉、豆类、芝麻、洋葱、小米、玉米、山楂、枇杷、杨梅、香瓜、桃、木瓜、番茄等亦可搭配食用。但应少吃动物内脏、肥肉等,少吃过咸的食物,如咸鱼、咸菜等。

换季的时节,多发肠道疾病,大蒜、洋葱、韭菜、大葱等杀菌蔬菜可应用于佐料以预防疾病。

中药膳食推荐

苦瓜百合莲子炒香干

苦瓜1根,豆腐干5片,百合50g,莲子50g,新鲜小红辣椒3根。植物油、酱油、精盐各适量。

将莲子、百合分别用水浸泡1小时后,冲洗干净。将百合加入清水大火煮开,20分钟后,加入莲子,改小火煮20分钟,备用。苦瓜洗净,去囊,切成小块;豆腐干亦切小块;小红辣椒洗净,切碎。起油锅加植物油,放入碎小红辣椒爆香,倒入小块豆腐干,煸香。 倒入小块苦瓜,莲子和百合炒熟后放入精盐调味即可,根据需要,可淋入少许酱油上色。佐餐食用。

苦瓜味苦性寒,以其味苦,故名苦瓜,因其性质寒冷,又名凉瓜,归心、脾、肝经,具有清心涤暑、润脾止渴、清肝明目、解*疗疮等功效,百合和莲子起到养心安神的作用,宜于暑热心烦、脾热消渴、赤眼疼痛、痢疾腹泻、疮痈肿*等病的调治,是夏季应季的 蔬菜。《泉州本草》说:“主治烦热消渴引饮,风热赤眼,中暑下痢。”明代医药学家兰茂《滇南本草》说:“治丹火*气,疗恶疮结*。”

莲心甘草茶

莲子心2g,生甘草3g,白糖适量。

将莲子心与生甘草以开水冲泡,酌加白糖适量调味。代茶饮用,随喝随添水,至味淡为止。

莲子心,又称莲心,味苦性寒,人心、肝、肾经,功能清心安神、交通心肾、涩精止血,宜于烦躁不眠、口舌生疮、眩晕头痛、目赤肿痛、自汗盗汗、男子遗精等病证。清代医学家叶天士《本草再新》指出:莲子心"清心火,平肝火,泻脾火,降肺火。消暑除烦,生津止渴,治目红肿”。清朝医学家吴鞠通《温病条辨》记载:“莲心,由心走肾,能使心火下通于肾,又回环上升,能使肾水上潮于心。”现代研究表明,莲子心含生物碱、木犀草苷、金丝桃苷及芦丁等成分,味道极苦,却有显著的强心作用,能扩张外周血管,降低血压。临床研究,莲子心有很好的去心火的功效,可以治疗口舌生疮,并有助于睡眠。适用于夏季气候炎热、情绪紧张、焦虑不安、头昏头痛、失眠多梦等不适的调养。此外,亦适用于心肝火盛所致烦躁不眠、眩晕头痛、手足心热、口舌糜烂、尿赤便秘等病的调治。

绿豆粳米粥(选自《普济方》)

绿豆25g,粳米g,冰糖适量。

绿豆、粳米淘洗干净,放入砂锅内,加水适量,用大火烧沸,再改用小火煮粥,直至豆熟米烂。 将冰糖加水化开,兑入粥内,搅拌均匀即成。直接食用。

绿豆,又名青小豆,因其颜色青绿而得名,味性寒,归心、肝、胃经。具有清热消暑、利水解*的功效。主治暑热烦渴、消渴、淋证、小便涩痛等病证,以及药物及食物中*等。由于绿豆营养丰富,用途较多,李时珍称其为“菜中佳品”,是夏令饮食的上品。宋朝官方本草《开宝本草》记载:“绿豆,甘,寒,无*。入心、胃经。主丹*烦热,风疹,热气奔豚……消肿下气,压热解*。”现代研究表明,绿豆有解*、抗菌抑菌、补充无机盐及维生素的作用;含胡萝卜素、核*素、蛋白质和糖类等成分,有降脂,抗动脉粥样硬化和抗肿瘤等作用:含丰富的胰蛋白抑制剂,可保护肝脏,减少蛋白分解,减少氨质血症,从间肾脏。

编辑:何沁袁

责编:姚月明

审核:马莉

医院

厚德尚道

大医精诚

医院服务号医院订阅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suzia.com/bzzz/131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