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是从周水金老师“轻松学中医2期班”《中药学》讲课语音整理稿节选出来的,详细讲解了紫苏的作用与临床运用。欢迎加周老师。
主讲:东山郎中周水金
整理:南昌刘琼
紫苏
紫苏这味药大家都很熟悉的,在农村呆过的人都见过。紫苏它是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也就是当年种当年就收了,到了冬天自然会枯萎,到了第二年重新播种才能够长出来。紫苏的高度差别很大,从二十厘米的到一米到两米都有,像现在种的紫苏好多是比人都要高。紫苏有一个特点,茎是方形的,不像一般的植物是圆形的,颜色它是紫色的,叶子的表面和底部都是紫色的,紫苏的这个基底部是木质状的,像木头一样比较硬,但是比较光滑,叶子是对生的,比较长的柄,叶片比较薄,卵圆形,边缘有锯齿状,两边都是紫色,有芳香的味道。我们直接看这个图就知道了。其实还有一种是白色的,形状跟紫苏是一模一样的叫做白苏,白苏野外也常见,其实它是青绿色的。我们一般入药用紫色的,不用青色的入药。
紫苏这味药全身都是宝,叶子叫苏叶,茎部叫苏梗,开花以后结了籽叫苏子。其实民间把紫苏的根部也入药,相当于它全身都入药,它身上每个部位都可以作为药用。在临床上一般我们药房常见的是三个品种:苏叶、苏梗、苏子,这三个地方功效是不一样的,我们今天讲的是苏叶、苏梗的功效,苏子在后面还会讲。紫苏的根它的功效跟苏梗比较类似,在农村它的根一般是用来安胎的。
紫苏是一味辛温的药,辛具有发散的作用,温就有温通的性能。归经是归肺经和脾经。
它的功效是解表散寒,行气宽中。
在临床上紫苏运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1、风寒感冒。对于风寒感冒,紫苏发散力度比较小,赶不上麻*、桂枝这一类的药。虽然它的力度小,但是它有它的特色,当你碰到轻度的风寒感冒,就是我们说的受凉了,症状不是很严重的时候,直接采点新鲜的紫苏回来煮水喝加点生姜就可以了,像很多小朋友感冒直接煮点紫苏水就可以了。另外平时身体比较差的人感冒了,如果你要用麻*、桂枝他扛不住的,我们就用发汗力度比较小的紫苏来治疗,这样就不会 人体的正气。
临床上用到紫苏新鲜的当然是 的,但是药房都没有新鲜的紫苏叶子,只有干燥的。医院的医生一般在什么时候使用紫苏呢?大部分的时候在胃肠型感冒,也就是说感冒的同时伴有胃肠症状的时候用到紫苏比较多,因为紫苏本身具有行气宽中的作用,又有止呕的作用,所以这个时候用紫苏比较合适。也就是说这个人既有感冒的症状又有恶心、呕吐或者是肚子胀的的症状,紫苏这味药特别合适。如课本上讲的《太平和剂局方》里面的香苏散,《温病条辨》里的杏苏散,大家注意,这些都是用治疗风寒感冒的处方,治疗风寒感冒比较轻的就直接用紫苏,感冒伴有胃肠症状的,如果是寒邪引起的,我们都可以用紫苏去治疗,这样的效果会更加的理想。因为它除了解表以外还有散寒和行气宽中的功效。
2、脾胃气滞,胸闷呕吐。因为紫苏味辛,辛能散能行,还有行气宽中的作用,如果是出现胃胀、肚子胀的情况可以配伍紫苏在里面使用,以达到宽中除胀的目的,气机得到理顺,呕吐、肚子胀的症状就会消除。
3、安胎。大家就要特别注意了,中药里的安胎药不是特别多。有代表性的是紫苏和苎麻根,对于先兆性流产,就是看到见红、胎动不安的情况就可以用到紫苏,一是可以顺气,有理气的作用;二是如果证偏寒它有温的作用;三是它有直接的安胎作用。可以说对于先兆性流产紫苏是经常使用的药物。
4、解鱼蟹*。对于鱼蟹中*,呕吐、拉肚子可以用到紫苏来处理,这在临床上用的是广泛的,在老家农村烹饪鱼、蟹时,总会放些紫苏叶进去。紫苏是非常好的调料品,是药食同源的东西,生活中还有紫苏茶饮品,在宋代特别流行。
紫苏可以解鱼蟹*,就可以用这个功效治疗很多疾患,现在有很多人喜欢吃鱼、吃蟹,可能在短时间没有什么不舒服,但是累积久了就会出现不适的反应,比如不想吃饭、拉肚子、有恶心感,通过询问呢,他可能有经常吃鱼、蟹、虾的习惯。特别是小孩子,在消化不良的情况下,询问道经常吃鱼蟹的,可以直接在常规用药的情况下,配紫苏进去,去解一下累积的鱼、虾、蟹中*。还有平时在家做鱼、蟹、虾的时候放一些紫苏进去,避免鱼蟹中*,出现不良反应。另外进食后出现过敏的,不一定累积,可能吃一次就出现过敏啊,皮肤瘙痒啊,荨麻疹这一类疾患,我们问一些病史了解详情情况,如果病人有经常进食鱼蟹的情况或者发病前有进食鱼蟹的情况,考虑过敏源为鱼蟹的,就可以把紫苏配进去治疗。
还有一种情况,在民间有食用动物的胆治疗眼睛的说法,比如吃蛇胆。有的人吃鱼胆,可能不知道了,鱼胆是非常*的东西,很多人吃了以后,发生很严重的中*反应,我们可以用紫苏来解误食鱼胆或者故意吃鱼胆造成中*的情况。
我找到了一个病案,喻正求老中医年在湖南浏阳的西乡葛家公社,可能是下放在那里,当时有一个四十多岁的男性突然腹痛, 就昏迷了,他的母亲就请了喻医生去看,喻医生到时,这个人已经昏迷躺在了床上,面色晦暗、四肢不温、气息微弱、脉细微如丝,床前秽物吐了一地。
喻医生一问情况,说中午生产队里分鱼,这人分了一条两斤多的草鱼,他本身眼睛不太好,听说鱼胆能治眼睛的病,就剖开鱼把鱼胆吃了,结果吃了以后就成了这种情况。如果医院了,当时在农村条件比较差,医院。喻医生是怎么处理的呢?他记得书上写了紫苏能够解鱼蟹*,就叫人马上拔来了紫苏连苏梗,搞了一斤放在大锅里煮,还加了糖、盐。
为什么加糖盐?因为病人呕吐的很厉害,有脱水的情况,所以加了糖、盐进去,以防出现西医所谓的电解质紊乱。病人喝了加了糖盐的紫苏以后出现反复呕吐的现象,是吐完又灌,灌了又吐,吐了又灌,十分钟以后,又煎了一锅紫苏水继续灌了两碗。病人是大汗淋漓,精神突然恢复,面色转好,身体皮肤的温度也开始上升,开始摸着是比较凉的,两个小时以后病人就苏醒了,自己说有头晕、肚子胀、四肢麻木胀痛的症状。摸脉是一个细、数的状态。喻医生又嘱咐他在一个小时后喝一碗苏叶榨的汁。到了晚上八点钟的时候,病人的神智就非常清醒了,脉象也基本正常,也没有了不舒服的症状。
这个病案启示我们,紫苏确实可以解鱼蟹中*,而且可以解鱼胆中*。这个作用是很明确的,当时喻医生没有使用任何其他药物。
在临床上,真正碰到这种鱼蟹中*的情况并不多见,大多是我刚才讲的累积性鱼蟹中*的症状,如消化不良、恶心呕吐、拉肚子、皮肤瘙痒、过敏。我们在正常辨证的基础上,可以加紫苏这个药去解一下身体内积累的鱼蟹的*,会达到一个非常好的效果。如果你没有加紫苏,你会发现这种情况也不是很好处理。
课本上讲紫苏临床上一般用5~9克,我们一般用10克左右,解鱼蟹*可以用到20克。紫苏煎的时间也不能久,它就是靠芳香的味道发挥作用。所以新鲜的紫苏比干的紫苏用在外感风寒会更好一些,如果有新鲜的紫苏我们 用新鲜的。新鲜的量可以稍微用大一些,新鲜的药含的水分多,所以量要增加,这个大家需要注意。
还有一个苏梗的问题,就是紫苏的茎部。苏梗主要有宽胸利嗝,顺气安胎的作用。苏梗跟紫苏叶来比,紫苏叶更擅长解表,苏梗宽胸理气的作用更强一些。其实苏叶和苏梗的功效是相似的,只是侧重的方向不一样。临床治疗外感风寒感冒,就可以直接用紫苏叶。如果是腹部胀痛、胸膈胀痛这种情况,包括安胎都以苏梗为主。
民间认为紫苏的根安胎效果更好,这个没有经过临床的对比,所以不能确认。紫苏整个植株,苏叶、苏梗、紫苏的根部都是有安胎、解表的作用,只是解表,苏叶 ;宽胸理气、安胎,苏梗会更 一些。
了解、参与周老师补骨脂注射液价格在什么价位区间北京治疗白癜风最正规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