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m.39.net/pf/a_4322685.html
自年10月26日起,由州委宣传部主办,楚雄日报社、楚雄州广播电视台、云南楚雄网承办,10县市委宣传部协办的“乡愁楚雄”评选活动正式启动。目前,“乡愁楚雄——十大美丽风光”、“乡愁楚雄——十大美味美食”、“乡愁楚雄——十大美丽村庄”网络票选已经结束,即将开启“乡愁楚雄——十大知名特产”的网络票选,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入选此次投票的20个知名特产吧!
楚雄市
云泉酱园
“云泉酱园”品牌始创于年,产品分为云泉牌传承、伴餐、下饭、帮厨、礼盒五个系列,“油豆瓣酱”、“蚕豆瓣酱”、“红油豆瓣”、“香辣酱”、“麻辣酱”、“招牌下饭酱”、“香菇酱”、“腐乳”、“辣椒系列”、“野生菌酱”等40多个风味单品。云泉牌豆瓣酱生产是对传统工艺的改良,与其他地区生产工艺既同又不同,发酵周期长达8个月以上,成品豆瓣酱呈红褐色,色泽油亮,酱体细嫩,酱香醇厚,获得国家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认证、云南省企业技术中心认定、云南省非物质文化传承技艺认证保护,产品深受国内外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和信赖,远销香港、泰国等地区和国家,在云南有着“云南豆瓣甲天下,云泉豆瓣甲云南”美称。
东宝一捏脆核桃
东宝一捏脆核桃来自中国核桃之乡——云南楚雄市,选用生长在楚雄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哀牢山麓的核桃,个大、皮薄、仁厚、味香纯、一捏就开。产品采用高效气流干燥技术加工而成,保持了核桃原有的生态品质,被认定为“中国绿色食品”“北京奥运推荐果品”“云南名牌产品”。
双柏县
妥甸酱油
柴米油盐酱醋茶,酱油是我们生活和记忆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双柏县妥甸酱油创始于明朝洪武年间,至今已有六百余年历史,依靠清澈甘甜、常年不断的天然山泉水,选用优质大豆、小麦为主要原料,经过50多道工序,日晒夜露,经过长达18个月的低温自然发酵制成,香气浓郁,鲜咸爽口,拥有久存多年而不霉不变的特点。滴水成香,精心酿造的妥甸酱油内含18种氨基酸,每一滴酱油都是生活的香气和浓缩,可谓是“妈妈味道、外婆味道,少了妥甸酱油没味道”。
妥甸酱油荣获商务部、云南省优质产品称号,是我国著名的优质酱油。
白竹山茶
好山好水出好茶,双柏素有滇中绿海明珠、天然大氧吧、彝州西湖之美誉。白竹山海拔米,森林茂密,常年云雾缭绕。相传山间有精怪塘,常有精怪作祟,祸乱百姓。白竹山下李方村的百姓跳起大锣笙驱逐精怪,锣声响彻天地,上达天庭,神仙飘然而至,摆下仙人桌与精怪斗法,大战三天三夜,精疲力竭之际,当地百姓送上茶汤,仙人一看,“白竹山”绿茶外形美观、条索紧结、造型雅致、汤色清绿明亮、香气浓郁持久,入口回甘、疲乏顿消,终于降服精怪。仙人留下仙人桌镇压精怪,命其以塘水滋润茶山,惠泽四方百姓。白竹山茶从此成了众人心驰神往、*牵梦萦的所在。
牟定县
牟定腐乳
豆腐乳,简称腐乳,民间更爱称之“腌豆腐”。牟定民间腌制腐乳的历史至少有多年,农家自制的腌豆腐以共和镇天台村一带的最为有名。年,牟定县食品加工厂开始批量加工“腌腐乳”,从此牟定腐乳走出农家走向市场,以口感好、入口即化、咸淡适中、鲜甜醇香、质地细腻、色泽金*而深受青睐。以前冬天才能晾晒、腌制、贮存的小小豆腐乳,如今,经过技术攻关改良的牟定油腐乳、素腐乳,早已打破生产时节的困顿,常年源源不断输送到上海等省内外大小餐桌。携带方便的小小瓶装腐乳,也成了一方人最爱的家乡特产。以“天台羊泉”为代表的牟定腐乳生产企业已近20家,腐乳年产量已突破吨。年,牟定腐乳成功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并申报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牟定腐乳,包裹着起源于明清时代的厚重历史,内置着美食创造精神、凝聚着一方的风土灵气与特殊智慧,在市场博弈中展示着其独有的真传统、真品味!
云南三福葛根养生保健食品
好山有好水,好水蕴好葛。牟定化佛山一带的农户素有葛根种植传统,葛根,在《本草纲目》《中医药典》《神农本草轮》等书籍中能窥其身影,在生活中,人们更爱把它当成食品。坐落于化佛山旁的云南三福食品有限公司,建有亩的葛根种植基地,自年以来,公司生产上市的葛根养生保健食品有:葛根茶、葛根养生面、葛根粉、葛根含片、葛根冲剂、葛根营养餐、葛根酒等。云南三福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系列葛根养生保健食品曾参与并荣获过第二届云南省创新创业大赛奖,并于年6月在中国葛产品精深加工成果展览会上荣获“中国葛产品创新品牌金奖”,葛根茶曾获得发明专利。公司从自主进行种苗大棚繁育、示范种植,培训带动到生产加工销售的一体化运作,使其集药品、食疗、营养、保健为一体的原生态特性广受青睐。目前,葛根特产正强力推动牟定乡村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进程。
南华县
五街松茸
五街镇位于南华县西部,境内拥有林地29.09万亩,“云南省生态乡镇”、“全国生态乡镇”的创建已通过评审;五街镇以松茸为主的野生食用菌资源非常丰富,封山育茸面积达9万多亩,年产量吨,年产值达万元,南华最优质的松茸都产自五街,被国家濒管办命名为“松茸之乡”。五街松茸菌肉白嫩肥厚,菌香浓郁,营养丰富,因为品质较好,产品远销欧洲,是名副其实的“松茸之乡”。
阳麦粑粑
在南华,阳麦粑粑是最受欢迎的面食,阳麦粑粑制作的方法基本都遵循古法,用上等阳麦面和面,加上传统面本发酵,经过发酵、再加小苏打水,不添加任何化学物质,还可以根据大小以及馅心的品种来决定阳麦粑粑的种类,可以炕、蒸、油炸等。口味则根据馅心的不同而不一样,主要用糊麻、苏子、花生、豆米、豆沙等。掰开粑粑,溢出一股麦子的清香,咬一口,唇齿生香,满嘴都是乡愁。
姚安县
姚安套肠
姚安人习惯在十冬腊月杀年猪的时候制作套肠。首先,把肥猪的小肠洗净,除去水分,加上盐巴、辣椒和五香粉,把小肠塞紧,挂在屋檐上风干。套肠挂了两天,该翻晒了,阳光下暖暖的日子是姚安老百姓对一年美好生活的守望。过年的时候,家里的餐桌上少不了一盘香喷喷的套肠。老百姓会把晒好的套肠放在锅里用清水煮熟,用筷子扎一下,套肠煮了,用刀把套肠切成薄片,夹一片套肠放入嘴中,油而不腻、香酥味美,这既是餐桌上的美味,也是对老百姓辛劳一年以来的慰藉。在姚安的各种美食中,尤以套肠名扬天下,最为一绝,是馈赠亲友的上乘佳品。
菖河蜂蜜
这是一块洁白如玉,带着山野气息和花香的蜂蜜。菖河蜂蜜,甘香纯美,入口即化,沁人心脾的香味轻轻拨动你的味蕾。菖河蜂蜜的形成与姚安县适中乡菖河地区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密不可分。这里气候高寒冷凉,森林茂盛,山泉清凉甘甜,空气清新怡人,菖河彝族先民饲养蜜蜂已经有上千年历史。菖河蜂蜜一旦凝固,就坚硬如砖,可用绳索捆骡马驮,保存十多年不变质。明清两朝,菖河蜂蜜曾为皇帝贡品,有“天下第一蜜”的称谓,数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在省内外享有盛名。时光悠悠,甘甜依旧。如今的菖河两岸更是森林繁茂,清泉长流,长年花开不断,堪称天然蜜粉的宝库。甜蜜随着山风四处弥漫,勤劳的小蜜蜂忙碌着,采尽百花酿甘甜。菖河蜂蜜,奉献至纯至真,留得甘甜在人间。
大姚县
三台薄壳核桃
三台素有“核桃之乡”的美誉,“三台核桃”是云南省两大优良品系之一。三台核桃种植历史悠久,在三台世居彝族古老的传世史诗《梅葛》中,三台在“宇宙洪荒、开天辟地、造人造物”时代就有核桃种植,经过世世代代的驯化种植,形成了今天闻名全国的三台核桃优良品种。年全国核桃优良品种鉴定会上,大姚“三台核桃”被评为优良品种。年大姚核桃被国家对外经贸部授予“大姚薄壳核桃”荣誉证书。三台核桃具有个匀、皮薄、肉厚、仁白、清香、有回甜味、油份少、不易变质、取仁易等特点,壳厚0.5~0.8毫米,出仁率在51.49%~65.12%,脂肪含量44.42%~72.74%,蛋白质含量为17.26%,是核桃中的上品。
百草岭蜂蜜
彝州屋脊“百草岭”蜜源植被丰富、光泽充足、雨水充沛、花期长产蜜多,远离城市喧嚣和污染,成为优质的蜂源地。依托百草岭大山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建设了一个又一个现代化天然蜜蜂养殖场,以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方式,精心培育蜂群、监管蜂蜜酿制,形成了天然、绿色、健康、安全的“百草岭”牌蜂蜜。“百草岭”牌蜂蜜系列蜂产品包括大姚硬蜜、野坝子蜂蜜、中蜂蜂蜜、白刺花蜜、龙眼蜜、咖啡蜜、结晶蜜、高原特色蜜等多种类别,在市场上有很高的市场占有率、良好的信誉及口碑,深受老中青消费群体所青睐。年“百草岭”牌商标被评为“云南省著名商标”,同年“百草岭”牌大姚硬蜜和中蜂蜂蜜被评为“云南省名牌农产品”。
永仁县
永仁松露
永仁猪拱菌学名松露,又名块菌、无娘果,是世界上最名贵的食用菌,被誉为菌中珍品、“林中黑钻石”。公元年,朝里若、朝拉若从月利拉巴来到直苴腹地泥泽薄打猎,跟踪野猪的时候发现野猪从树根拱出颜色漆黑的球状物哼哼唧唧的吃着,野猪跑后他们太饿,不得不刨挖野猪拱过地方的东西吃,吃了之后发现这漆黑的球状物不仅能填饱肚子还能增强体力。从此,采挖食用猪拱菌这一美食得以一直延续。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永仁县不断加大对松露产业的投入和扶持力度,成立永仁松露专家站,专门从事松露种植研究和产品研发工作,为中国松露产业长足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目前,永仁县年产松露40多吨,占全国产量的20%,世界产量的10%。永仁松露产业已形成“三产”融合发展局面,正引领着中国松露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永仁橄榄油
油橄榄是著名的木本油料树种,在世界上有多年的栽培历史。永仁县由于海拔、光热、气候等自然条件非常适合油橄榄生长,被中国油橄榄种植区划为栽培一级适生区。永仁油橄榄产量高、品质好、出油率高,所产橄榄油富含维生素E、植物甾醇、β-胡萝卜素等多种营养物质,容易被人体吸收,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生态保健食品,被誉为“液体*金”。近年来,永仁县把油橄榄产业作为永仁县一个重要的支柱产业来抓,推动油橄榄产业三产融合发展。远眺永仁县金沙江流域河谷,漫坡遍野、郁郁葱葱的油橄榄果实累累,以油橄榄为主的特色产业园区已经初具规模。橄榄树上的“液体*金”,正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摇钱树”、生态治理的“长青树”、人类发展的“健康树”。
元谋县
元谋冬早蔬菜
元谋气候独特,全年基本无霜,年平均气温21.5℃,素有“天然温室”之称,是云南省最大的冬早蔬菜主产区,冬早蔬菜外销量占云南冬春蔬菜出省外销总量的四分之一。元谋县先后被国家农业部评为全国个无公害蔬菜试验基地县、全国首批农产品质量安全县、首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云南省首批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县等诸多称号。是国家商务部、农业部指定的“商品蔬菜基地”“南菜北运基地”,被誉为“金沙江畔大菜园”“挂在成昆线上的菜篮子”,是全国有名的“冬早蔬菜之乡”。
元谋泡果
泡果是元谋独有的传统名点,民间制作已有70多年的历史,素有“甜如蜂蜜、泡如棉花”的特点。元谋泡果精选白糯米、饴糖、白糖、花生油、*豆浆、鲜芋头、蜂蜜、芝麻等为原料手工制作,工艺复杂而严格,历经21道工序,具有香、甜、酥、软的特点。优质泡果色*明亮,内呈棉花状,入口即化,是走亲访友的必备礼品。
武定县
武定银饰
武定银饰品是根据悠久的民间传统手工艺,融合多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而制作的。银饰品的佩戴和使用象征着繁荣富贵。武定银饰品主要有:白彝、红彝、黑彝、傈僳等族佩戴的民族围腰链;白彝、红彝在帽子上佩戴的梅花泡;东坡、己衣一带傈僳、黑彝等在公鸡帽、围腰、衣领上佩戴的小光泡;黑彝、傈僳等在衣领、帽子、围腰上佩戴的银须;黑彝、红彝、白彝、傈僳及老年汉族等佩戴的空心手镯;黑彝、红彝在衣领上佩戴的月亮领扣;傈僳族在衣领上佩戴的蝴蝶领扣;彝族、傈僳族、哈尼族等多种民族佩戴的各种耳环,包括二十二颗针、小鱼耳环、果果耳环等。此外,还有由民族餐具、牛角杯、木碗等演变而来的银酒杯、银碗、银筷子等。
武定雀嘴茶
雀嘴茶是罗婺大地上的一道特产,那满山遍野的雀嘴茶,让罗婺彝人的子孙们世代品尝不尽。每年阳春三月,当春风吹醒了沉睡的万物,雀嘴茶的清香溢满山野,勤劳手巧的罗婺彝家女人们便三五成群地走出彝寨,采摘清香的雀嘴茶。那一双双巧手采摘着一朵朵雀嘴茶,那一张张甜嘴唱着一支支醉人的采茶歌谣,那山山岭岭的雀嘴茶树林里,点缀着花花绿绿的彝家女人绣花衣,这是武定罗婺大地彝山采茶季节里的一道风景。朋友,当你千里迢迢赶到武定罗婺乐园时,请品读一首灿烂的雀嘴茶文化诗篇吧,在这首诗篇中你一定会有许多感悟和回味。
禄丰县
禄丰香醋
禄丰香醋选用优质糯米为主要原料,制作工艺独特,历经道工艺酿造而成。以酸、香、醇、甜、回味绵长而久负盛名。禄丰香醋始创于明朝天启年间,崇祯年间禄丰籍的东阁大学士王锡衮曾将禄丰醋作为贡品带进宫廷。此后,直至清康熙年间仍为宫廷用醋。禄丰香醋味香色浓,虽久不变,为云南名产,远销台湾、香港等地区及周边国家,深受广大消费者好评。
东河香米
历史上禄丰东河一带的农民培育出一种优良稻谷,世世代代广为种植。加工成米,粒大洁白,出饭率高,喷香可口,远近闻名,俗称东河米。东河香米传承当地农耕文化,精选东河米新品种,原产地种植,香松酥软,热不粘稠,冷不回生。东河香米加工成的米线、卷粉等米制品,筋骨好,久煮不烂,炒煮皆宜,营养价值高。不仅当地人喜爱,凡过往旅客都争相购买。
▌来源:云南楚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