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紫苏

紫苏,正宗国产,古已有之,而今闲话一番,只因儿时的记忆。

紫苏(Perillafrutescens),别名荏、赤苏、白苏,唇形科紫苏属一年生直立草本。

紫苏茎干绿色或紫色,钝四棱形,具四槽,密被长柔毛。叶阔卵形或圆形,先端短尖或突尖,基部圆形或阔楔形,边缘在基部以上有粗锯齿,膜质或草质,两面绿色或紫色,或仅下面紫色。轮伞花序2花,顶生及腋生总状花序。花冠白色至紫红色。花盘前方呈指状膨大。小坚果近球形,灰褐色,直径约1.5毫米,具网纹。

紫苏变异极大,我国古书上称叶全绿的为白苏,称叶两面紫色或面青背紫的为紫苏,但近代分类学家认为二者同属一种植物,其变异不过因栽培而起。

同时,白苏与紫苏的区别,除叶的颜色不同外,还有:白苏的花通常白色,紫苏花常为粉红至紫红色,白苏被毛通常稍密,果萼稍大,香气亦稍逊于紫苏。

紫苏在中国早就引起先人们的注意,两千年前的《尔稚》载:“苏,荏类也,故名桂荏,一名赤苏”。西汉扬雄的《方言》记有“苏之小者谓之穰葇。”东汉时期的《说文解字》说:“从草,音稣”。北魏贾思勰著《齐民要术》中称为“荏”,并载有:“三月可种荏。园畔漫掷,便岁岁自生矣。”《王祯农书》(年)记述为:“苏,茎方,叶圆而有尖,四周有齿。肥地者背面皆紫,瘠地者背紫面青。面背皆白,即白苏也。”表明古人对紫苏的性状、生长习性及栽培已十分了解。

紫苏在我国栽培极广,供药用和香料用。入药部分以茎叶及子实为主。叶为发汗、镇咳、芳香性健胃利尿剂,有镇痛、镇静、解*作用,治感冒,因鱼蟹中*之腹痛呕吐者有卓效。宋仁宗时,曾把“紫苏汤”定为翰林院夏季清凉饮料。

紫苏梗有平气安胎之功;子能镇咳、祛痰、平喘、发散精神之沉闷。

紫苏嫩叶直接可食。紫苏叶和肉类煮熟可增加后者的香味,烧鱼时加点紫苏叶可除腥味,也更加可口。

高风清扬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治疗白癜风的口服药
北京中科白瘕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suzia.com/bzyl/53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